手机  
密码  
  
忘记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了凡四训》原文+译文+注解3
来源: | 作者:顾四国 | 发布时间: 2024-06-12 | 3671 次浏览 | 分享到:

【注释】

1]释门万行 佛门中一切的行法。“万”代表一切,极多之意。

2]六根 即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

3]六尘 六根接触的对象,即色、声、香、味、触、法,因能染污净心,带来烦恼,故称“六尘”。

4]悭(qiān) 吝惜之心。《道德经》:“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5]执吝 执着之心与器小之感。孔子:“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第十节 护持正法

一、护持正法

【原文】

何谓护持正法?法者,万世生灵之眼目也。不有正法,何以参赞天地?何以裁成万物?何以脱尘离缚?何以经世出世?

故凡见圣贤庙貌、经书典籍,皆当敬重而修饬之。至于举扬正法,上报佛恩,尤当勉励。

【译文】

什么叫护持正法?正法,给了千秋万世的众生一双看清宇宙人生真相的慧眼。如果没有正法,人怎么能与天地合称“三才”,并帮助天地创造万物?怎么能断烦恼、了生死?怎么能有世间福报、出世间智慧?

所以凡是见到寺院庵堂、圣贤佛像、经书典籍,都应当敬重、修整。至于弘传正法,报答圣贤佛菩萨的恩德,更应该鼓励。

【注释】

1]正法 特指纯正的佛法,泛指儒释道及东西方所有圣贤所传真理。

2]参赞天地 参:与天地并立而为三。赞:助。出自《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完全显现出天性;能完全显现自己的天性,就能完全显现别人的天性;能完全显现别人的天性,就能完全显现事物的天性;可以帮助天地滋养万物,人就可以和天地合称为“三才”了。

3]裁成万物 裁:裁制。出自《易经·泰卦》:“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汉书·律历志上》引作“裁成”。

4]脱尘离缚 脱离世尘的束缚。尘即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加以我们的境遇。此亦有意识中凡眼所能见到的识地。

5]经世出世 让众生安居乐业和脱离尘世的痛苦。

6]圣贤庙貌 庙宇及圣像。

7]修饬(chì) 整治,整修。

8]举扬 推广、弘扬。

二、敬重尊长

【原文】

何谓敬重尊长?家之父兄,国之君长,与凡年高、德高、位高、识高者,皆当加意奉事。

在家而奉侍父母,使深爱婉容,柔声下气,习以成性,便是和气格天之本。

出而事君,行一事,毋谓君不知而自恣也;刑一人,毋谓君不知而作威也。事君如天,古人格论,此等处最关阴德。试看忠孝之家,子孙未有不绵远而昌盛者,切须慎之。

【译文】

什么叫敬重尊长?家里的父母兄长,国家的君主长官,凡是年龄较高、德行较高、地位较高、才学较高的人,都应该用心为他们服务。

在家孝养父母,假如深爱父母,脸色温和愉悦,语气柔和婉转,脾气恭顺耐心,习惯成自然,便能以心中和气感通上天。

出门在外服务上级,做哪件事都不要以上级不知而为所欲为;惩治某个人,不要以上级不知而滥用职权。服务上级,如对天地般诚敬无欺,这是古人的至理名言,这些地方最关系阴德。且看那些忠孝之家,他们的子孙没有不发达久远、繁荣昌盛的,一定要小心谨慎。

【注释】

1]深爱婉容 真正发自内心的爱意和柔顺的容貌。

2]格天 感通上天。

3]自恣 任意妄为。

4]格论 至理名言。《心相篇》:“尊崇师傅,定产贤郎。”道家《虚皇天尊初真十戒文》:“仙经万卷,忠孝为先。盖致身事君,勤劳王事,所以答覆庇之恩也;修身慎行,善事父母,所以答生育之恩也;事师如事父母,所以答教诲之恩也。民生於三,事之如一,乃报本之大者,加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敬信神明,所以答造化之恩也。并前三事,谓之四恩。”

三、爱惜物命

【原文】

何谓爱惜物命?凡人之所以为人者,惟此恻隐之心而已。求仁者求此,积德者积此。《周礼》:“孟春之月,牺牲毋用牝。”孟子谓“君子远庖厨”,所以全吾恻隐之心也。

故前辈有四不食之戒,谓闻杀不食,见杀不食,自养者不食,专为我杀者不食。学者未能断肉,且当从此戒之。

渐渐增进,慈心愈长,不特杀生当戒,蠢动含灵,皆为物命。求丝煮茧,锄地杀虫,念衣食之由来,皆杀彼以自活。故暴殄之孽,当与杀生等。至于手所误伤,足所误践者,不知其几,皆当委曲防之。

古诗云:“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何其仁也!

【译文】

什么叫爱惜物命呢?人之所以是人,就在于他有恻隐之心罢了。求仁德的人,求的就是这一片恻隐之心;积德的人,积的也是这一片恻隐之心。《周礼》说:“每年正月时节,祭祀不要用母的牲畜。”孟子说:“君子应当远离杀生之地。”这都是为了保全我们的恻隐之心。

所以,前辈有不吃四种肉的规矩,那就是:听到宰杀声音的不吃,看到宰杀场面的不吃,自己养大的不吃,专门为我宰杀的不吃。我们如果还没有断绝肉食,暂且也应当从这几点开始戒除。

渐渐增进,慈悲心更加增长,不仅仅是杀生要戒除,就是那些小虫都有灵性,都是生命。为了纺织丝绸而水煮蚕蛹,为了锄地耕种而杀害群虫,想想我们所穿所食从何处而来,都是杀害别的生命以自求生存。所以,糟蹋衣食、浪费物品或不知爱惜的罪孽,和杀生是一样的。至于那些因手误伤,脚下误踏的生命,不知道有多少,都应该谨慎防范。

古诗说:“为老鼠常常留点饭,怜悯飞蛾不敢点灯。”何等的仁慈!

【注释】

1]恻隐之心 同情怜悯之心。《孟子·告子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孟子·公孙丑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2]孟春之月 春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

3]牺牲 供祭祀用的家畜。

4]牝(pìn) 雌性禽畜、母兽。

5]君子远庖厨 出自《孟子·梁惠王》:“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君子对于禽兽,看见它活着就不忍看见它死去,听到它临死的声音就不忍心再吃它的肉,所以君子远离厨房等杀生之地。

6]全 保全,保护。

7]专为我杀者不食 假如实在不能断肉,先以闻杀不食,见杀不食,自养不食,专为我杀不食,稍低造业,保护恻隐之心,俗称此肉为“四净肉”。现今口腹之欲如潮汹涌,积极推动动物养殖、宰杀与销售,早已再无“四净肉”。

8)蠢动含灵 再小的虫子都有灵性,泛指一切众生。道家《虚皇天尊初真十戒文》:“不得杀害含生,以充滋味,当行慈惠,以及昆虫。盖不杀生者,所以存仁爱也。夫禽兽旁生,性命同禀,有夫妇之配,有父子之情,有巢穴之居,有饮食之念,爱憎喜惧,何异于人?能怀恻隐之心,不忍杀戮而食,以证慈悲之行,不亦善乎?”

9]暴殄(tiǎn) 不知爱惜物力,任意糟蹋东西。

四、善行无穷

【原文】

善行无穷,不能殚述,由此十事而推广之,则万德可备矣。

【译文】

善事无穷无尽,说也说不完,做好这十件事再推展开来,万千功德都在其中。

【注释】

殚(dān)述 详尽叙述,多用于否定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