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忘记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了凡四训》第74讲
来源:《臻经典》微信公众号 | 作者:张源 | 发布时间: 2024-05-22 | 155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七十四讲

今天讲钟离权和吕洞宾的故事。吕祖曾经遇到钟离权,想要跟他修道。

钟离权跟他说:“想修道的人必须积满了三千功行,修满了上品的五戒十善,福报够了,我才能收你为徒弟,传授你道法。你要是没有这个本钱,你是学不了道的。”吕洞宾一听就很气馁。钟离权又跟他讲:“既然你这么诚恳来找我,也不能让你白来。世人都好钱财,我就教你个点金术得了。” 

吕洞宾就问钟离权:“这个点金术点了黄金以后,永远就是黄金了还是它将来会变?” 

钟离权说:“五百年以后黄金才会失效,你和你的几代人都足够享用了。”吕祖马上讲:“这个法我不学了!”“世人求点石成金术都是求之不得的,你为什么不学呢?”汉钟离问到。吕洞宾就和他讲:“我现在是拿着黄金能有用了,但是五百年以后的人拿到这块黄金变成了石头,那他不就倾家荡产了吗?等于我现在做的事害了五百年以后的人。这样的法术我就不学了!我不要学这个法术!” 

钟离权一听,马上就说:“好!你现在可以跟我修道了!”吕洞宾说:“为什么我现在可以跟你修道了呢?我这三千功行还没有满呢!” 

汉钟离就说:“你就此一念,已经超过了三千功行!你不想危害五百年以后的人,这一念,三千功行就满了!” 

所以大家要知道,满善和半善是论心不论迹的。不论你的痕迹,不论你的事情大小多少。包括袁了凡先生,他在宝坻县的县任位置上开仓放粮,田赋减半的这么一颗心,那就是一心满善,所以他就等于把一万件善事一下子就做完了,这是一样的说法。

《金刚经》上讲为善而又不能著善的相,真正的满善是不著相的。如果你刚才做了各种布施以后,你心里还有布施相,那你还不够圆满。什么时候是真正圆满?就是你不著布施相,就是《金刚经》上讲的三轮体空:能布施的我,所布施的这些钱财或者东西,或者祝福,以及我布施的对象,我所解救的对象,无论是一个穷人还是寺庙,这些都空掉!都知道这些是变化的因缘,都是空花水月。变化因缘,本无自性,缘来则应,尽心去做,做过即了,就不再有一丝一毫痕迹落于心田上,这样的善就是满善,就是圆满的善。

虽然你终身非常勤勉地去做事,但心里头还著于这个善,还有一点点儿我在行善,有个我,有我布施的钱财,或者做了个事念念不忘,或者说你对于布施的对象还念念不忘的话,那么你这个也只是半善,你做得再多也只是做了半善。 

这就是讲我们行善本身,要学会泯灭这些痕迹,最终我们是要在行善中,把自己的我执、贪嗔痴慢疑,把它布施掉、把它消融掉。在见地上,我们可以一下子就见与佛齐,本来没有一个恒常的自我存在,但是你从行止上,还得慢慢破除自己对境起心的各种贪嗔痴慢疑的习气。我们所做的行善的功夫,就是在日常的遇缘当中,一言一行当中,把自己贪嗔痴慢疑的习气一点一点地消灭掉。

遇到一个境界,你参破了,克服一个,遇到一个考验,你考试又通过了,就是这样去做。如果你能有这样一个三轮体空的认识,时时刻刻应缘无穷,你自然就可以“斗粟而种无涯之福”了。就是你任何一次做任何一点点小事都是无边的福报,都是无量的功德。这就是真正的满善,是心中没有著相的一切的行止。 

我们提倡要随缘、要尽份。今天我能做到的尽量做,做完以后结果要随缘。那一切缘来了我们都接,接完了以后不住于相,马上就去做,做完了以后马上就放下,这就是《金刚经》上讲的三轮体空。 

这样的话,我们无论是做大事、小事,都是一概平等,这就可以做到一文消千劫之罪了,可以知道斗粟种无涯之福了。我们今天就到这里,下次我们学习善有大小难易的分别。

【原文】

崔崇屽(hàn àn),汾阳人,以卖丝为业。往来于上谷、云中有年矣。一岁,折阅十余金,其曹偶有怨言。崇屽恚(huì)愤,以刃自剖其腹,肠出数寸,气垂绝。主人及其未死,急呼里胥与其妻至。问:“有冤耶?”曰:“吾拙于贸易,致亏主人资。我实自愧,故不欲生,与主人无预也。其速移我返,毋以命案为人累。”主人感之,赠数十金为棺殓费,奄奄待尽而已。有医缝其肠,纳入腹中,敷药结痂,竟以渐愈。惟遗矢从刀伤处出,谷道闭矣。后贫甚,至鬻其妻。旧共卖丝者怜之,各赠以丝,俾拈线自给。渐以小康,复娶妻生子。至乾隆癸巳、甲午间,年七十乃终。其乡人刘炳为作传,曹受之侍御录以示余,因撮记其大略。

夫贩鬻丧资,常事也。以十余金而自戕,崇屽可谓轻生矣。然其本志,则以本无毫发私,而其迹有似于干没,心不能白,以死自明,其平生之自好可知矣。濒死之顷,对众告明里胥,使官府无可疑,切嘱其妻,使眷属无可讼。用心不尤忠厚欤?当死不死,有天道焉。事似异而非异也。

【译文】

山西汾阳有个叫崔崇屽的人,以贩卖蚕丝为业。多年来,经常往来于河北中部、北部及内蒙古地区。有一年,他在经营中亏损了十几两银子,他的合伙中就偶尔有人流露出怨言。

崔崇屽对此万分委曲,便用利刀剖腹,致使肠子流出来几寸长,眼看就要断气了。他的股东主人趁他未死急忙把当地的官员和他的妻子找来,焦急地问他:“崔崇屽呀,你有什么冤仇,就当着众人的面快说吧!”

崔崇屽说:“我这人太笨了,不会做买卖,以致亏损了主人的资本。我为此着实感到愧疚,所以也就不想活了。我寻死,和旁人毫无关系。请快把我运回老家,别因为命案连累别人。”

股东主人听了崔崇屽这番话非常感动,便捐赠数十两银子,作为他的丧葬费和安家费。崔崇屽只是气息奄奄,一气尚留而已。这时候,不知从哪儿冒出一位江湖医生来。他把崔崇屽的肠子收进肚里,摆摆位置,然后缝合了伤口,敷上药。过了些日子,伤处便结痂愈合,竟神奇地活了下来。在没好利落之前,只因刀伤过重,有时粪便从伤口溢出,这说明肠内排泄道有些堵塞。

崔崇屽虽说活了下来,他以后的生活更加贫困凄惨。万般无奈,只得把妻子改嫁出去。后来,当年和他一起贩卖蚕丝的人可怜他,纷纷把蚕丝赠送给他,使他能靠拈线自给自足。生活渐渐地富裕起来,他才又娶妻生子。到了乾隆癸己至甲午(1773~1774)年间,他因病去世,终年七十岁。他的乡亲刘炳为他作传。官署中有人转呈侍御使,侍御使抄下来拿给我看,我便撮录其要,写了这段故事。

要说做买卖亏本,这是常有的事。为了十几两银子就自杀,崔崇屽未免太轻生了。但从他本身的操行上来说,他在做买卖中本来没有存丝毫的私心,可是人们的流言蜚语,却造成了他似有贪污侵吞的迹象。他心里受了委屈,却无法自白,只有用一死来明志。可见他平生是一位很珍惜爱护自己人格的人。他在濒临死亡的时刻,还能当众告明地方官,使官府没什么可怀疑,又切切嘱咐他的妻子,使家属在他死后不去打官司,他的用心就愈加显得忠厚。他当死而又没死,这应该说是有天道在维护吧。这故事听起来奇异,仔细琢磨起来,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