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讲
齐桓公有一个宰相,他叫管仲,有个成语管鲍之交,就是管仲、鲍叔牙。管仲当时在春秋时期是很有名的一个贤人,能力非常强,品行也非常之好。他治理齐国就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我们知道春秋有五霸,战国有七雄。他在给公子纠当门客的时候,当时还不是齐桓公,当时是公子白,就是未来的齐桓公。公子白跟公子纠之间是对抗的关系,后来之间也有战争,管仲还差点把齐桓公给射死,但齐桓公后来不计前嫌,任用他。
管仲其实是一个非常高尚和廉洁的人,但是他当宰相以后,他不拿出自己这一面,你看他一定要享受最好的生活,家里头田产、牛马、排场、仪礼、宅府都很好,仅次于齐桓公。他在齐国开发工业、商业、贸易,让临淄城简直可以挥汗就能成雨,使齐国变得非常的繁荣昌盛。后来我们就研究这个事情,因为他本人不是一个贪财好色的小人,他不是小人得志,他完全可以像蘧(qú)伯玉那样。大家知道蘧伯玉,我们前面讲过,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他的品行可以做到像蘧伯玉,他为什么不要这样做呢?因为他在齐国那个时代,齐国要想振兴,他得让天下的人才都到齐国来,如果天下人才不到齐国来的话,齐国就兴盛不起来。这就涉及到一个治国之本了。
我们知道清朝龚自珍有句诗叫“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一点,在几千年前管仲就认识得很清楚。他就跟姜小白(齐桓公)讲,我们所有诸侯国之间,土地肥沃程度、人口数量、教育程度大家都差不多,你要想超过别人要想国家昌盛,最根本的地方是你要有人才!这是内因。还有一个就是你要改变制度,所以后来他搞了好多工商制度的发明,在那个时候,全中国最早的妓院可能就是管仲发明的。包括在山东煮盐、炼铁,这都最早是在管仲的时代变成了大的工厂,变成了国民支柱产业。到了汉武帝桑弘羊的时候,再搞盐铁之法,这都是从谁那里学来的?都是从管仲那里学来的。
管仲说国家要想兴旺发达,第一要有人才,第二要搞改变制度,这制度要活起来。那么人才从哪里来呀?不是说人才来以后,都像我一样过清贫、廉洁的日子,这样的话,这些人才是不会来的。为什么呢?因为人才是什么样的人都有,我们说要不拘一格用人才,既然什么样的人都有,你就不可能要求这些人才都是圣贤,你不拘一格用人才嘛!所以这时候我们只能是让人才能够求而有所得,他想要什么,在我们这个国家他能看得到希望,那他就会来了。如果我都成天过得这么破破烂烂的,那么我只能感染一些清廉之士。品德清廉而又有能力的人,世上又太少了。这样的人不是没有不是不要,而是这样的人太少。
古人讲要想清高就别怕穷,你要想清高不要怕穷,往往清廉和穷是捆在一起的,这样的人的能力往往又很有限,有能力的人往往是有求。比如说从鲁国出来的著名的吴起,吴起他可以弃母杀妻当大将军,这样的人他本事大不大?本事太大了。他帮助了鲁国,帮助了魏国,魏武侯能够成为战国七雄之首,第一个那不就是吴起做的吗?武卒制。吴起在魏国实行武卒制,使魏国十来年时间之内就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那时候无论是西边的秦国,东边的齐国,北边的赵国,南边的楚国,谁听到魏国不害怕?还有后来的庞涓,当年多厉害。这都是因为用对了人才,可是这个人才有缺陷,有重大缺陷,什么缺陷呢?他可以为了自己的功名,就把自己的老婆给一刀杀死了。
这个故事大家知道,因为他老婆是齐国人,鲁国和齐国打仗要派吴起为大将军,他不放心,因为他老婆是齐人,他自己就为了当这大将军,把老婆给杀了。后来在卫国又当大将军,他母亲出殡了,他也不回家去奔丧。这就说明你要是想要笼络人才,你必须得不拘一格地使用。那么人才一般图什么呀?说实话,他就图两样东西,一个是名,一个是利,图名和图利。也有很多人图权,但一开始主要是图名利,人就是四样东西,名、利、权、情。权是君王给你的,君王不给你的话,将来你退休了以后不也就没有了吗?所以今天的人做事情都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管仲说,我不是不能过寒酸的日子,我过寒酸的日子无所谓,我都可以,只要齐国能好。但是别人不理解,如果我都过得这么寒酸的话,没有人才愿意到齐国来了。所以管仲出使其它国家的时候,排场都非常的大、非常的豪华,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告诉你们,像我这样一个原来和公子白(齐桓公)作对的公子纠的门客,我这么一个人,还射箭差点把姜小白给射死,即使我这样一个人,齐桓公都能重用我,而且给我这么大的排场,那么他就引得了好多好多天下有本领的人到齐国来,这样后来齐国很快十来年时间就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了,非常的厉害。
这就是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你在那个位置上,一定要考虑你那个位置的影响力。这个时候天下需要你廉洁,你就要表现出来廉洁操守;天下需要你表现出豪华,你就得表现出豪华。你到国外出使访问,你就穿着一双破草鞋,穿着裤衩背心就去了,那么人家并不会夸你廉洁,人家就会说你们这个国家太穷,连一身干净的衣服都没有,这就是在其一时要说一时的话。管仲他能明白这个道理,治国就是这个道理,没什么。
有时候你去投奔一个公司老板,老板可能很廉洁,但是他必须要穿得好好的,他也开上一个好的汽车,为什么呢?因为你去投奔他,你觉着老板都吃不上饭,都过不上好日子,那我能过上好日子吗?对吧?你就会这么想。
孔子绕了这么一大圈,我们还回来讲这个道理,孔子讲什么呢?子贡去赎人而不受金,这对于移风易俗是没有好处的。国家之所以设立这么一个赎人的奖金制度,就是因为老百姓还贪钱,所以就是要利用他还有贪钱的心,驱使他去做赎人这件事儿。今天你等于把国家的这项制度一刀就给封死了。赎人不许贪钱,贪钱就不是一个圣人。因为你是跟孔子学的,你代表了这种圣贤的行为,别人就说你一个人是圣贤,我们是做不到圣贤的这种做法的,所以我们人也就不赎了。孔子是这种感慨,所以告诉子贡说是做错了。
【原文】
内阁学士永公,讳宁,婴疾,颇委顿。延医诊视,未遽(jù)愈。改延一医,索前医所用药帖,弗得。公以为小婢误置他处,责使搜索,云不得且笞(chī,鞭打)汝。方倚枕憩息,恍惚有人跪灯下曰:“公勿笞婢,此药帖小人所藏。小人即公为臬司时,平反得生之囚也。”问:“藏药帖何意?”曰:“医家同类皆相忌,务改前医之方,以见所长。公所服药不误,特初试一剂,力尚未至耳。使后医见方,必相反以立异,则公殆矣。所以小人阴窃之。”公方昏闷,亦未思及其为鬼。稍顷始悟,悚然汗下。乃称前方已失,不复记忆,请后医别疏方。视所用药,则仍前医方也。因连进数剂,病霍然如失。公镇乌鲁木齐日,亲为余言之。曰:“此鬼可谓谙悉世情矣。”
【译文】
内阁学士永宁先生得了一场大病,身体疲乏,精神憔悴。请医生诊治,当时未见好转。便另请一位医生诊治。这位医生向他索要以前服过的药方以备参详,他没有找到,以为是小丫环们误置在什么地方。就命丫环们寻找,说是找不到的话,就要给她们一顿痛打。永宁心里又气又急,就躺下来倚枕闭目养神。恍惚之中,似乎看见有人跪在案前灯下,对他说:“请大人不要鞭打丫环。那张旧药方是小的给藏起来的。小的便是你任臬司时,替我平反昭雪得以生还的那个死囚啊。”永宁就问他藏药方有什么用意?那人说:“通常医家同行相忌。他拿到旧药方,必定要更改前一位医生的方子,以显示自己的医术高明。而你所服的药并没有错,只是你才服一剂,药力不得持续发挥,所以不能即时见效。假如这位医生见到旧药方,必用相反的药以立异,这么一来,药不对症,大人的性命可就危险了。所以小的才把旧药方暗暗收藏起来。”
永宁当时昏昏沉沉,并没有意识到跪在他面前的是个鬼。过了会儿,才忽然有所醒悟,不禁出了一身冷汗。于是,他就称说以前那张药方已丢失了,而且用的是些什么药也记不清了,请这后一位医生另开新方。待这位医生开了药方,他拿过来一看,方子上所用的药,竟与前一位医生开的处方完全相同。于是连服数剂,他的病很快就好了。永宁先生镇守在乌鲁木齐的时候,曾亲口对我说起他治病的这段经过。并说:“这个鬼真可说是深悉世故人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