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讲
第二个故事:
【鄞(yín)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时县宰严肃,偶挞一囚,血流满前,而怒犹未息,杨跪而宽解之。宰曰:怎奈此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自惩叩首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喜且不可,而况怒乎?宰为之霁颜。家甚贫,馈遗一无所取,遇囚人乏粮,常多方以济之。一日,有新囚数人待哺,家又缺米,给囚则家人无食,自顾则囚人堪悯,与其妇商之。妇曰:囚从何来?曰:“自杭而来。沿路忍饥,菜色可掬。”因撤己之米,煮粥以食囚。后生二子,长曰守陈,次曰守址,为南北吏部侍郎,长孙为刑部侍郎;次孙为四川廉宪,又俱为名臣,今楚亭、德政,亦其裔也。】
这一段又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叫杨自惩的鄞州人(今天宁波鄞县)。他原来可能在鄞州县里当听差的县吏,存心非常仁厚,也很守法公平。那时候的县宰可能是次于县令的二把手,偶然抓住一个犯人,把犯人打得血流满地,而且怒火也很大。杨自惩就跪在地上,宽解县宰说不要太生气,县宰说这个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这个犯人确实是做了非常要不得的事情。杨自惩就给县宰叩头,他讲了这么一番话,他说:“上失其道,民散久矣”。“上”是指国家的法度,道德的宣教,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句话说的非常严重。
这就是我们在学《中庸》的时候,大家都应该明白的一个道理。国家要亡,他不是亡在百姓手里,民心涣散不是在百姓那里。百姓看谁呢?百姓看的是百官,百官看的是谁呢?百官看的是大臣,大臣看的是谁呢?大臣看的是君王。一个国家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君王要不是真正的圣人,不是真正以天下为公之心,即便是真正以天下为公之心,行为言止稍有疏漏,到大臣那里,就会有一分偏差;大臣那里一分偏差,到了百官那里就变成十分偏差;百官那里十分偏差,到了百姓眼里就变成了百分偏差。
所以,这里讲的“上失其道”,能够讲出这样一个观点,实际上这个人的气魄胆量是很大的,今天有人敢说上面人不好吗?尤其你是官员,尤其你是在明朝,中国封建君主集权制这么一个体系下,你说上失其道,等于骂皇帝,这个是要砍头的。这个人这话也敢讲,但是他讲的是真话,所以这是个有大丈夫气概的人。“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就是民心早就涣散了,老百姓早就离开“仁义道德”的教化了,已经离开很久了。
“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如果你今天能查出来,这个人为什么犯罪,他犯罪的行止一定是很可恶的,不是打人、杀人,就是抢劫。我们即便问出来原因,也没什么可高兴的,因为你问出来那是具体的原因,他为什么杀人?为什么放火?为什么抢东西?你想想!包括我们今天去问,你这个歹徒为什么为非作歹?他说我就吃不上饭,对不对?
像美国就有这样的事情,1929年美国第一次金融危机,有个老太太没有钱,她要养她的孙女,但是她没有钱,她也失业,儿女都离散了。她去面包店偷了一个几美分的面包,结果被抓住了,按照法律就要判她,当时好像是纽约市。人家就问她为什么要偷东西?她说我自己饿死没关系,但是孙女要饿死了,我实在不忍心,又没有别的办法,所以我来偷了。当时参加听证会的有纽约市的市长,还有好多贵族企业家,所谓显达的人士,按照法律是一定要判的,有很多人呼吁说不要判,不要处罚她,但是按照法律你只能去处罚她。当时纽约市市长也在旁听席上,他站起来说:“我觉得很惭愧,为什么呢?因为让这样一个人流落街头没有饭吃,还要靠偷东西来接济自己的孙女,这是我的失职,也是你们在座所有有权力、有地位人的失职。”
后来法官就给她一个判决,好像是罚款多少钱,还要坐多久的牢,还要做一些什么,好像有缓刑,在社区做义工什么的,大概罚二十美元。然后,纽约市这位市长就带头把自己的帽子摘起来,他说:“我作为市长,我很惭愧,所以我带头来交罚款”。很快,当庭就把罚款给凑齐了,但是处罚还是成立了。
这个故事原本是为了弘扬美国的法律精神,以及美国道德对于法律的补充,我在这里想说的是什么?借用这个例子,杨自惩先生就明白这个道理,百姓作恶,我们要分清他是在什么背景下作恶。如果说是属于国家统治管理非常恶劣的话,像明朝的中后期确实很要命,税收重到什么程度?他们以前开玩笑说,明朝的税都收到2013年了!明朝税赋,预支税赋,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你喘气恨不得都要收税,喝醋要收税,喝酒要收税,走路要收税,什么都要收税,而且这个税的税目设不下去以后,他就预收,就往后收,预支五十年、一百年、二百年的税,听起来很可笑的一件事情。
这时候就可以说是“上失其道”,老百姓作奸犯科多数情况下,并不是说他本性有多么恶劣,实在是民不聊生!所以杨自惩先生就向县宰叩首说,我们即使把他的前因后果问清楚了,也没什么可喜的,应该觉得很惭愧。县宰当时怒气就消了,不再责打犯人。这就是一个故事。
还有一个故事是什么呢?他们家里本来也很穷,你想想那个时候小小的县吏,不是县官,只是一个普通的公务人员。我看过明朝俸禄的设置,很少,一年没有几两银子,这点钱自己家里人勉强糊口都不太容易。有一次遇到监狱里又新进来几个囚犯,古代的监狱(大家要知道,明朝、清朝都是这个制度),监狱是不提供饭食的,不像我们今天进了拘留所,还给你两个窝头,给你白菜汤喝,古代的监狱都是自己家人给你送吃的,要是没有人给你送饭,饿死就饿死了,监狱是没有义务给你提供饭食的。因为如果监狱要提供饭食的话,很多人就都宁愿去坐牢了,古代一口饭很不容易。再一个,很多犯人都是当地人,不是流窜作案。古代实行保甲制度,和我们今天的户籍制度很像,农民不离开土地,农民想离开土地,要到其它的县、州府或省,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必须要政府给你开路条,或者证明你是经商,或者是去求学,或者你是新官上任。要不然你都很难走出这个县,就是为了维持统治的稳定。
所以在当地,一般来说,县里头抓人来,基本上都是有人给你送饭。如果来这儿的犯人没饭吃,杨自惩经常会接济这些犯人,还不是一次两次。他平时富裕点的时候还好办,有一次正好赶上家里也没什么米了,可能一共就一碗饭,你这碗饭给了囚犯吃,家里人就饿肚子,给了家里人,囚犯就饿肚子。杨先生也没办法了,他回来跟他的太太商量,太太问他囚犯都是从哪里来的,他就讲这些囚犯都是从杭州来的,杭州离宁波很近了,就在宁波的西面。“沿路忍饥,菜色可掬”,一路过来没怎么吃过饭,脸都是菜叶子的颜色。我们知道菜色这种偏绿的颜色是很可怕的,有点像鬼的脸,就是饿鬼道众生脸的颜色。
他太太也是一个非常心地仁厚的人,一听这么说,马上“撤己之米,煮粥以食囚”,自己饿肚子不吃了,煮了粥去给这些囚犯吃,我估计连米都不够吃,只能喝粥。如果人饿久以后,不能马上吃饭,会撑死的。所以一般都是煮点粥,给点咸菜,慢慢让他恢复身体,否则胃会被撑坏的。今天的人可能不知道饿是什么滋味了,1958年大跃进以后,1961-1963年,中国人饿的人吃树皮、草根、土的那种景象,现在大家去听听父辈们讲,他们还有点印象,我们这一代人可能印象不是很深。我想杭州浙江这一带本来是中国很富庶的地方,宁波、杭州、苏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个地方都有饥民逃难,可见明朝中后期的统治是多么不堪。
后来杨自惩生了两个儿子,老大叫做守陈,老二叫做守址,为南北吏部侍郎。为什么有两个吏部侍郎?因为当时有两个首都,北京和南京,这两个都是明朝的首都,而且都设六部,北京设吏部、兵部、礼部、刑部、户部、工部,南京也设这六部,而且都有尚书侍郎,地位一样高,等于有两套班子,但有一套班子不工作。南京这套班子是备而不用,只发俸禄,这些人平时没什么事干,只是给你很高的俸禄,一旦北京的官员出缺,就用南京的官员补上。一个是作为递补的作用,还有一个什么作用?就是当北方首都被攻灭了以后,可以躲到南边来,再变成首都,马上可以启用。这就是从朱元璋建都南京,朱棣赶走建文帝,他在称帝以后又迁都北京,一直到明朝灭亡,都是这么两个首都。实际上明朝还有一些名义上的首都,类似于凤阳这些,但最重要的是一个北京一个南京。那么这里南北两侍郎(侍郎属于副部长),吏部相当于人事部或者组织部的一个副部长,后来也有左侍郎、右侍郎,等于第一副部长、第二副部长,是仅次于尚书部长的这么一个职位,官爵也很高,是从一品的。
他的长孙是刑部的侍郎,相当于司法部,也属于副部长。次孙是四川的廉宪,廉宪相当于廉守吏,是一种监察,类似于监察御史,或者说是一种巡查的廉政官员,像现在的中纪委或者监察部。他专门监察四川官员的操守,也是很高的一个职位,而且这些人当时的官声都非常好。你看他生了两个儿子,而且他的长孙、次孙都是非常好的官,在明朝官场非常昏暗的情况下,都成为名臣。这个名臣是天下公认,这是好人,是好官,我想他一定也是比较廉洁的官。
“今楚亭、德政,亦其裔也”,当时有叫楚亭、德政的两个官员,应该也很有名。你看都不讲他们本来的名字,楚亭和德政应该是他们的字号。这两个人也是很有名的,也是他们的后裔。就可以知道这一家人就是因为做了什么事?第一他不忍心看人家在监狱里受罪,不忍心看他们挨打,然后给他们求情,而且他能分清楚利害得失、善恶是非,甚至他把自己的口粮都布施给这些囚徒,去救命,这么两件事。我想他不是只做了一次,肯定是经常做,而且非常诚恳地做,这就是什么呢?我们做好事也分四个层次,普通人是自私自利的对不对?是损人利己的。但是做好事的第一个层次是“助人为乐”,你先能够帮助别人;第二个层次是“先人后己”,你先吃我后吃;第三个层次是“舍己为人”,你看他们,自己家里米粮不够了,自己饿死也不怕,要让你有饭吃,而且他们是囚犯,给囚犯吃饭,囚犯一般我们恨都来不及还给你饭吃,不把你打死,都已经算不错了。这就是“舍己为人”的精神,“舍己为人”上面就是“无私无我”,这都是不得了的值得敬佩的行为。别看他们是普通百姓。
我们在自己的生活里面,如果能够自己偶然之间发起这么一种行为,你就能体会到这种无量的快慰、无量的欣慰,就能充满你整个精神。我们大家可以尝试去做一下,如果你能做到在某一时、某一刻、某一件事情上是舍己为人,不顾我的生死,不顾我的病痛,不顾我的安危,就为了对方好,那一刹你会有非常大的一种能量,从你的心里一下子冲出来。这是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到的一种感受,真正发自内心的助人。
【原文】
从舅安公介然曰:厉鬼还冤,见于典记者不一,得于传闻者亦不一。癸未五月,自盐山耿家庵还崔庄,乃亲见之。其人年约五十余,戴草笠,著苎(zhù)衫,以一驴驮幞(fú)被,系河干柳树下,倚树而坐。余亦系马小憇。忽其人蹶然而起,以手作撑拒状,曰:“害汝命,偿汝命耳,何必若是相殴也?”支拄良久,语渐模糊不可辨。忽踊身一跃,已汩没于波浪中矣。同见者十余人,咸合掌诵佛。虽不知所报何冤,然害命偿命,则其人所自道也。
【译文】
堂舅安介然说:厉鬼向仇人索命报冤的事,在许多典籍记载中看了不少,平时听人传说的也不少。然而,我在乾隆癸(guǐ)未(1763)年五月,从盐山县耿家庵返回崔庄时,还亲眼见过这样一件事。有个人大约五十多岁,头戴一顶草帽,身穿苎麻衫。他把袱被驮在一头毛驴背上,又把驴拴在河边的柳树下,然后他便坐下来倚树歇息。当时我也把马系在另一棵树下稍作休息。忽然,只见那人踉踉跄跄地站起来,双手作出极力支撑抗拒的样子,而且争辩说:“我害你一命偿你一命不就结了,你何必这么恶毒地殴打我!”他支撑抵挡了一阵子,显得精疲力竭,所说的话也渐渐模糊不清。蓦然,他纵身一跳,已经淹没于河水之中了。当时在场同见的有十多人,都合掌念佛。虽然不知道这个人受的是什么冤报,但“害命偿命”的话却是他亲口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