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忘记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了凡四训》第51讲
来源:《臻经典》微信公众号 | 作者:张源 | 发布时间: 2024-05-22 | 67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五十一讲

从道理上讲,我以前也给大家报告过,当你处处对人都是善念的时候,你自己心念的调制解调活动就会比较清静,比较干净,经常能解调出一些天界的信息来,你修禅定的时候也是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天界的一些比如说琉璃状的宫殿,还有很美的树木、植物、五彩的云,我们平时很难见到,非常光亮的五彩云,它是天界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还有像天人头上戴着宝冠,每个天人头上都有一个帽子(也不是帽子),就像皇冠那类东西,上面有各种各样很美的像珠宝一样的东西,有花,是活的,不是死的。不像我们拿一个翡翠珠子镶在上面,不是的,那东西是活的,它会生长,好像是跟天人长在一起。这类景象你能够看到的话,说明你心地的起心动念很多习气已经接近于天界的人了,这都是我们改过的一个好的应验。

所谓“种种胜事,皆过消罪之象也。然不得执此自高,画而不进”。但是你有了这种应验,你也不要自高自大,以为自己的修行很高明,不要有这种想法,更不要画地为牢,不再进步了。“画而不进”就是画地为牢。我已经做得很好了,我是不是不需要再进步了?不是的!

“昔蘧(qú)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

这地方他特别提出来,春秋时期卫国时有一个叫蘧伯玉的人,孔子当时就非常钦佩蘧伯玉。他是一个真正的圣贤,他能做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每一天都反思自己的过失:今天有没有比昨天进步?还是比昨天堕落了,还是跟昨天持平?

“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当年我在《春秋》里面看到这句话,觉得很惭愧,无比地惭愧。我二十岁的时候在念大学二年级,哪儿有想过昨日之非,今日要尽改之啊?那个时候我完全都在想着怎么样能够大学毕业,或者每天能怎么好好地玩儿,最多就是想着将来我要成名成家,我要怎么光宗耀祖。实际上就是在名利上、功名上有这么一种求取心,在自我修养上就丝毫没有一点点改过的概念,所以我觉得惭愧无比。

蘧伯玉在二十岁的时候,就能把前一天的过失,今天就再也不犯了。乃至二十一岁的时候,以前所改的还是不到位,到了二十二岁再看二十一岁的时候,我还是糊涂,当时所改的还是不到位。一直年复一年,岁复一岁,“递递改之”,就是每天都在不断地进步。他这样一种改过进步的方法,即便到了五十岁,他还觉得我四十九岁的时候不完美,“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这就是古人的改过之学,他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所以儒家包括道家的功夫,我们一定要尊敬,我们以前这些君子圣贤,真的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我们有时候读古书,经常看到那些王侯将相打下了多少天下,征服了多少国土,统治了多少年,这些人他不是真正的英雄,因为他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一将功成万骨枯。真正的英雄或真正的圣贤,不是去改造别人,他是改造他自己。就像蘧伯玉这样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来省查自己的过患,这才是我们古圣先贤所真正推崇的一种修养,而且这种修养是终生的。

所以你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这么一个道理。临死之前才松一口气。而且松这口气,他并不是说死了以后就断灭了,而是指我这一辈子简单地做一个总结:我算是什么呢?将将及格。在生死里面,我们更要提起这样一种勇猛精进的精神,这就是佛家修行中菩萨道的精神。生生世世,我在八地菩萨以前不退转,再把所有的我执(分别我执、俱生我执)习气断除以前,把分别法执、俱生法执的习气也断除了,不到不退地之前,我永远不可能松一口气。

这就是我们在改过里一定要时时提起来的,绝不可以懈怠!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原文】

交河苏斗南,雍正癸丑会试归。至白沟河,与一友遇于酒肆中。友方罢官,饮酣后,牢骚抑郁,恨善恶之无报。适一人褶袴急装,系马于树,亦就对坐。侧听良久,揖其友而言曰:“君疑因果有爽耶?夫好色者必病,嗜博者必贫,势也。劫财者必诛,杀人者必抵,理也。同好色而禀有强弱,同嗜博而技有工拙,则势不能齐;同劫财而有首有从,同杀人而有误有故,则理宜别论。此中之消息微矣。其间功过互偿,或以无报为报。罪福未尽,或有报而不即报。毫厘比较,益微乎微矣。君执目前所见,而疑天道之难明,不亦颠乎?且君亦何可怨天道?君命本当以流外出身,官至七品。以君机械多端,伺察多术,工于趋避,而深于挤排,遂削减为八品。君迁八品之时,自谓以心计巧密,由九品而升。不知正以心计巧密,由七品而降也。”因附耳密语,语讫,大声曰:“君忘之乎?”友骇汗浃背,问:“何以能知?”微笑曰:“岂独我知,三界孰不知?”掉头上马,惟见黄尘滚滚然,斯须灭迹。

【译文】

交河县的苏斗南先生,雍正癸丑(1733)年参加会试归来,走到新城县白沟河畔,在一家酒店里遇上一位刚被罢官革职的朋友。这位朋友几杯酒下肚,便把满腹牢骚郁愤倾泄出来。他怨恨这个世道不公平,善恶因果没有报应。这时候,有个穿着紧身衣裤的人骑马而来。他来到酒店前翻身下来,系马于树,大步走进店来,在苏斗南先生与他朋友的对面坐下,静静地听那位朋友所发的牢骚。然后站起来对苏的朋友作揖为礼,说道:“听你这一番议论,好像很抱怨世间不公平,因果不兑现。告诉你,那些好色的人必落得一身病,爱赌博的人必落得一贫如洗,这是势所必然的。抢劫他人的财物必受诛罚,杀人的人定要抵命,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同样是好色,而他们的体质有强弱之差。同样是赌博,而他们的赌技有高明和笨拙的不同。这样,其结果势必就会参差不齐。同样是抢劫,而其中有首犯与从犯。同样是杀人,也有误杀和故杀的区别,这在情理上讲,也应该按情节轻重处理。此中的消息变化是非常细致而微妙的。再则,有的人能够及时悔过自新,将功赎罪,冥冥中就以没有报应的形式显示报应。又有的人因从前的罪福还没有完结,原该受现报的只得暂时缓报。这中间的相互比较,毫厘不会差错,真是微乎其微的。你只根据眼前的见闻,就怀疑因果不分明,岂不成了呆子!就拿你本身来说吧,也没有什么理由可怨天尤人!按你的命里注定,本当由官居流外(九品以下)出身,而后可以升到七品。只因你机谋深算,善于察言观色,工于趋炎附势,深于排除异己,所以被削减为八品。你晋升为八品官的时候,心里还洋洋得意,自以为心计巧密,由九品而升为八品。可哪里知道,正因你心计巧密,实从七品而降为八品呢!”接着,这人又附在苏先生那位朋友的耳边密语一番,最后大声说:“这些事,难道你全忘了吗?”那位朋友吓得脸色苍白,汗流浃背,声音颤抖地问:“这……这些事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那人微微一笑说:“不但我知道,天、地、人三界之中,谁不知道?”说罢离席,策骑扬长而去。只见黄尘滚滚,转眼之间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