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忘记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了凡四训》第44讲
来源:《臻经典》微信公众号 | 作者:张源 | 发布时间: 2024-05-22 | 63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四十四讲

改过的第三个要素是什么呢?就是要发起大勇猛心,大决心。

“第三,须发勇心。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这怎么讲呢?就是你一定要发出个大勇猛心来,如救头燃,就像那个眉毛、头发着了一样,要用这样一种勇猛心去改正自己的过失。 

第三点这个勇猛心是针对什么讲的?我们可能发的起第一个心,我也知耻,我也知道我自己的错误。第二我也确实有敬畏心了,我在安静的时候是能明白的,但是他不肯精进。在所有修行里边,在菩萨道六度修行里面,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有个精进吧?前面你安静的时候,你心情好的时候,你有点定力的时候,你清醒的时候你都能做,但是往往做了一段时间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容易懈怠了,这是人懈怠的习气。

我们改过有的时候改几天是挺舒服的,你舒服了以后,就像我们划船猛划了几下,你觉得船挺快、挺舒服,你就松这个劲儿了,这就是懈怠的状态。这种状态很容易退缩,实际是我们一种懈怠心,一种自满的感觉,你看我已经做得不错了,我松一口气吧!行不行?不行!如果你松一口气的话,我们要知道,修行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如果没有到达八地菩萨的境界,把所有我执的分别种子和俱生种子全都断掉的话,你即便是登地菩萨,你照样会退。退是什么意思?就是照样落在轮回里面,一念你就会落在轮回里面。

禅宗讲破初关,即便你破了初关,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了,你明白了一切山非山,水非水,世界非世界了,你也可以把相化空。但是你习气不除,你照样落在轮回里面,而且落在轮回里照样堕三涂。所以人如果没有勇猛心,是绝对不行的。了凡先生讲你对于小的过失,一定要如芒在肉,就像你身上扎了一个刺,你赶紧要把它拔出来。你对于大的过失,就像毒蛇咬你的手指一样,那毒蛇咬的手指,像五步蛇走五步你就毒死了,你赶快要把你的手指砍下来,要有断臂求生这样的紧迫感。他还举了一个《易经》上的卦象,就是风雷益卦,就是告诉你做一切事情要雷厉风行,有善则勿耽行,有过则勿耽改。要快刀斩乱麻,要立竿见影,马上要去做,这就是发勇猛心。

我就看到有一些做功过格的同学,他就是有这种因循。改了几天挺好,然后过几天就放纵懈怠了。过两天你说他两句,他又改。你不理他,慢慢地他就又因循懈怠。这往往是在什么人身上呢?年轻人身上,在没有遇到重大的困苦的人身上。你如果看到那些上了年纪的人,他如果真是发心做功过格,他反而比年轻人做得好。为什么?他受过苦了,他知道自己生命已经所剩不多了,一定要尽快去改,所以他的勇猛心和决心反而比年轻人强烈。因为年轻人没经历什么困苦,日子还不错,当然这样的年轻人,他能够来做功过格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你要是去做,你就像饱经风霜、受过困苦、经过生死的人那么去做,那你的效果就会很好。

了凡先生最后讲,如果人能够具备上述的改过三要,知过能改就像春日逢冰,必能消融瓦解了。就是春天的太阳照在冰上,那个冰再坚固,冬天你看三冬的冰,非常坚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是它只要遇到了春天的阳光,很快就冰消瓦解了。为什么呢?因为你有了这三个改过的关键的心念发出来了。

我再给大家重复一遍,第一个心念是知耻心,第二个是敬畏心,第三个是勇猛心。知耻心是什么?就是一定要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足,要改掉,不要自欺欺人。第二要畏惧因果,因果是绝对不会饶过你的,天地鬼神也不会饶过你。只是了凡先生用天地鬼神来比喻因果,因果绝对是不爽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是不报,时候没到,时候一到,必然有报。所以一定要有畏惧心。第三个要有勇猛心,勇猛心是绝对不可以因循懈怠,要改当下就改,小错误要像拔刺一样地改,因为你如芒在背,你不拔很难受,睡觉都睡不了。对于大的过失更是要断臂求生,就像蛇咬你的指头一样,哪怕把手砍掉,把指头砍掉,也在所不惜,就这样去改。有了这三个心,你任何的过失就一定可以改掉。

【原文】

庚午四月,先太夫人病革时,语子孙曰:“旧闻地下眷属,临终时一一相见,今时果然,幸我平生尚无愧色。汝等在世,家庭骨肉,当处处留将来相见地也。”

姚安公曰:“聪明绝特之士,事事皆能知,而独不知人有死。经纶开济之才,事事皆能计,而独不能为死时计。使知人有死,一切作为,必有索然自返者。使能为死时计,一切作为,必有悚然自止者。惜求诸六合之外,失诸眉睫之前也。”

【译文】

庚午(1750)年四月,先母张太夫人病危。临终之前,她对子孙们说:“我听说人在临死之前能和已故的亲属一一相见,现在看来果然如此。幸亏我这辈子还没什么有愧于人的地方。你们活着的时候,家庭骨肉之间要和睦相处,当处处留将来过世后还有相见的余地。”

先父姚安公说:“聪明绝顶的人事事都能知道,唯独不知道人随时会死。怀有治国济世才能的人,事事都能考虑周到,唯独不能为身后的事考虑。假如人们都能知道自己随时会死,有些作为就会觉得索然无味而回心转意。假如人们都能为死后考虑,有些作为就会因有所畏惧而中止。可惜许多人都在追求六合(指上、下和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以外的事,而忘失了该为自己眼前生死的大事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