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忘记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了凡四训》第42讲
来源:《臻经典》微信公众号 | 作者:张源 | 发布时间: 2024-05-22 | 75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四十二讲

了凡先生讲(这都是教育他自己的儿子):“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

古代的圣贤和我们一样,我们同样是人,也是一个嘴巴,有四肢,一个脑袋。他们为什么可以流芳千古,能够成为我们千古学习的典范和榜样!而我们自己却默默无闻,乃至于有的人还身败名裂呢?这是讲什么道理?就是人皆可为尧舜,你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我们凡夫都向他们学习,为什么?他们跟我们哪里不一样?就是因为他们有这个耻心。能够改过,首先他认识到自己哪些地方是对的,哪些地方是不对的,他承认这点。他不光内心对自己是诚实的,承认这个错了,他在别人面前也承认这件事情我做的是不对,而且还要去改正。

文章里还讲人如果只是贪恋声色和名利,纵情恣意,背着别人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自以为他人见不到,而且还自鸣得意,这样的人很多呀。他做一点这种阴谋的事情,私下的一些勾当,他以为别人不知道,其实他每一次的发心动念都落在了自己八识田里面了。第八识的种子给你收的一个也不差。你再微弱的起心动念,无论是善是恶,种子都给你收的牢牢的,丝毫不差。“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自以为做了一些谁都不知道的事情。那么这样时间久了,他就会变成衣冠禽兽,世界上就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可耻,可笑的事情。确实很可笑,对吧?自欺而欺人,这是很可笑的事情。

所以孟子也说,知耻对人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能做到知耻的人就是圣贤。当然了,能做到知耻的人未必马上就是圣贤,但是他能够确实做到知耻,他就上了圣贤之途了,这是一定的。我们学《中庸》的时候也讲过,人有生而知之,人有学而知之的。生而知之的像大舜,学而知之的像颜回。你前两种做不到,你可不可以学学子路,学习困而知之啊?困而知之的,就是我遇到了烦恼、挫折、障碍了,我反思我自己,这就是知耻而后勇。孟子也说的非常地尖锐,如果人不知耻的话,就必是禽兽而无疑。

像古代明朝到中后期的时候,还有清朝中后期时候,官场昏暗,我们形容他们是衣冠禽兽。因为那个时候官服官袍上,文官都是鸟类,凤凰、孔雀、丹顶鹤呀,武官的官袍上都画的什么虎啊、狮啊、麒麟这些东西。就说什么呢?他们是穿着衣冠的禽兽,实际就是谐音来讽刺他们,讽刺官场的昏暗。为什么讽刺他们?咱们看过明清的这些小说,大家都知道,像《儒林外史》之类的好多小说。确实是这样,因为这些人是读书人出身,真正是读书人出身,他应该懂得礼义廉耻的道理,他是最懂得这些道理,他比那些不识字的老百姓,他应该是道理懂得最多。他也应该做人天师表,给大家做典范。可实际上真正干坏事干的最多的也还是他们。当然也并不是全部,像王阳明先生这样,袁了凡先生这样的,但是他们是一部分,不是全部。

很多在那个环境下的人,其实他懂得的道理多,他的手段也多,他更会掩盖,用仁义道德来掩盖自己的私心。他就是自欺而欺人,最后就变成了和动物很接近了,动物是只顾自己的私利。这个知耻是改过的第一要素,什么都比不过知耻,我们做人,我们有时候批评一个孩子,他可能做错事情了,有时候你就要看方法,比方说他到超市偷了东西了,或者说他跟别的小朋友发生了争执,伤害了人家了,或者骂了人家了,那我们要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教育什么?你看看他自己能不能知耻,能不能知道自己错了以及他错在哪里了?如果说他知道自己错了,嘴上承认,他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那这个孩子我们就不用再处罚他了,我们自己心里就没有火气了。如果你碰到一个孩子,他不知道自己错了,您要分清楚是他心里知道错了,嘴上不肯承认,还是说他心里确实不知道自己错了。如果是他只是心里知道错了,嘴上不肯承认,只是嘴硬,那么其实你打他也没有用,你让他强行从嘴上认错,对他将来没有好处。

如果说他是真的心里头不觉得自己错,那你就更不能处罚他。你要坐下来好好地教育他,这个就要费劲了。要反省这是我的孩子,他为什么做出这样的举动?他有这样错误的道德观念和错误的行止,那一定是我作为父母,我自己的价值观,我自己的方法,我自己的为人处事就有偏差。我就要从自己身上发起大惭愧心,进而你自己改掉了,孩子的价值观也就慢慢地转变了。所以有时候我们遇到好多不顺遂的事情,其实都不在境界上,就是在我们自己。

我们自己能有一颗知耻的心,这就是人和禽兽之间的底线。这就是你堕落三涂和你走上修行的菩萨道也好,小乘道也好,人天道也好,这个是一个分水岭。知耻和不知耻是人和动物的分水岭,是堕落和修行的分水岭,是圣贤之徒和堕落之徒的分水岭,这地方大家千万千万要注意。即便你在人前你还好面子,你不敢张嘴承认自己错误,也不好意思,但你自己一定不要欺骗自己。我以前就亲身碰到过这种情况,我年轻的时候有很不好的毛病,就是我这个人很傲慢。可能学一点东西学会了,学会了以后就好为人师,喜欢在人前显摆显摆,好像就显得我会了。其实这是一种很贫穷的心理,因为你没有,你不会,所以你才会显摆,对吧?你要会了就不会显摆了。有一年我遇到一位出家人,我们交流起来,我就跟他讲我有这样一种很不好的习气,希望你能够谅解,不要怪罪我。那他就跟我讲,他说你只要能把这句话讲出来,承认你身上有什么毛病的话,其实这个毛病你已经改掉了。后来我就体会这句话了,我觉得确实是这样。当我们敢于在别人面前大声地承认自己有什么样的错误,深深地找到自己错误的原因,并且敢于坦诚的时候,其实这个错误已经从你心里把根给拔掉了。

因为你不怕这个东西了,因为知错能改才是对的。那么真正知道这个错,承认这个错,这个是不容易的。像了凡先生在云谷禅师那里他们对坐了三天三夜,了凡先生能够主动地向云谷禅师讲出自己身上有这么多不该有功名、不该有儿子的深层次的缺陷,这个就叫知耻,这个是非常难得的。比方说我在企业里做事的时候,有时候开会,我们也去讨论一些事情,往往到最后大家就互相争执不下。这个部门说那个部门的问题,那个部门说这个部门的问题。老总也不拍板,也没法拍板。

我也参加过一个企业的会议,就很好。那个企业的老板带头进行忏悔,他带头进行自我批评,他不批评别人。比如今天我们五个人在场,我们开一个什么会呢?开一个自我批评的会。事情不顺利一定是我身上有问题,我也不说你们有问题,就是我身上有问题。他就忏悔自己,我在自己的修养上,在做事的方法上,有哪些哪些问题。忏悔得很深刻、很真诚。这是我的一个大学同学,也是我三十多年的好朋友,现在我们还经常在一起。那么他这么一做,他企业里的这些高管也是挨个地进行忏悔,找自己身上的问题。他不说别的问题,不说企业的问题,也不说下属的问题,也不说在会的其他人的问题,他就说自己的问题。我身上有哪些问题,有哪些不足,他可能挖掘得并不是那么透彻、那么全面,但是这种精神是非常难得的。

我几十年以来,活到现在已经50岁了,我遇到这么多人,开过这么多的会,除了跟我父亲在一起能够有这样的场景以外,我就再也没见到过有任何的组织或者环境里面有真诚的自我批评的时候。即便是某些场合里头大家说提倡一个,比方说我们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也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但是说实话,真诚地自我批评的人,真的是很少。他讲一些大话,讲一些很空的话,这样的人你就没有办法重用他,或者说没有办法真正地相信他。

那么像开那样的会,其中有一个高管,老板带头在做自我批评,到他这儿了,他就一句自我批评的话都没有。他就说我成天担忧这个企业,我觉得这个企业非常地危急重重,我也担心这个企业时刻都有倒闭的风险,他讲了一大通这样的话,没有一句是从自己身上去反省。这样你就能看出,噢,这个人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指出别人的错误,或者说我们舍给别人一点钱财,舍给别人一点权力,舍给别人一点东西,这些还好放得下。对于人来说,不论是男人和女人,最难最难的就是知耻,有这个惭愧心,能够谦逊地知道自己不足。这个人什么时候他能有这样的优点,那这个人就战无不胜了,他就立于不败之地了。如果这个人总觉得自己是对的,没有缺陷,你想想你这个人还能进步吗?你不能够知耻,自然就不可能改过,你不可能改过,就不可能积善,也就不可能结善缘。就没有人信服你,没有人听从你,没有人跟随你了。

好多时候我们在生活里面、工作里面遇到障碍,遇到障碍以后,我们往往总是希望从外面去找原因,比如从经营上,我是缺乏资金,一会说我是缺乏什么人力资源,缺乏时机。然后一说找企业问题的时候,他就喜欢从什么组织啊,什么流程啊,系统啊,这些外在的地方去找原因。很少有人能够从自己身上的不足来找原因。往往一开会都是别人的原因,别人的事情,没有一个人往自己脚下看一看,往自己的内心看一看。我就想如果在一个组织、一个系统的环境里头,大家在开民主生活会的时候,真正能够发自内心地把自己的不足堂堂正正地讲出来,把自己做过的错事亮给大家,让大家指正,不怕别人耻笑。那这样的一个组织,我相信一定是个顶天立地的组织。这样的一群人一定是顶天立地的一群人,一定就能够做出很好的事业来。但是只要有人他自己不能够真心地做这个事情,那这个人他起码就发展不了了,他就没有办法了。因为这是一种傲慢心的驱使,是一种坚固的我执,是贪嗔痴到了非常强烈程度的一种状态。

这是改过的第一个,就是一定要有知耻心,这是所有所有我们人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起点。我们改变自己命运的起点,就从知耻开始,就从惭愧开始,惭愧心就是知耻心。不要上来我们就讲空啊、妙有啊、缘起啊、如来藏啊,不要去提这些大话。你上来以后看看你对每一件事情,你的起心动念能不能有知耻心,能不能有惭愧心?如果你有,你敢不敢讲出来?讲出来,你敢不敢给大家讲出来?你要敢,你这个人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浪子回头金不换。

【原文】

齐舜庭,前所记剧盗齐大之族也。最剽悍,能以绳系刀柄,掷伤人于两三丈外,其党号之曰“飞刀”。其邻曰张七,舜庭故奴视之,强售其住屋广马厩。且使其党恐之曰:“不速迁,祸立至矣!”张不得已,携妻女仓皇出,莫知所适。乃诣神祠祷曰:“小人不幸为剧盗逼,穷迫无路,敬植杖神前,视所向而往。”杖仆向东北。乃迤逦行乞至天津,以女嫁灶丁,助之晒盐,粗能自给。

三四载后,舜庭劫饷事发,官兵围捕,黑夜乘风雨脱免。念其党有在商舶者,将投之泛海去。昼伏夜行,窃瓜果为粮,幸无觉者。一夕,饥渴交迫,遥望一灯荧然,试叩门。一少妇凝视久之,忽呼曰:“齐舜庭在此!”盖追缉之牒,已急递至天津,立赏格募捕矣。众丁闻声毕集,舜庭手无寸刃,乃弭首就擒。少妇即张七之女也。使不迫逐七至是,则舜庭已变服,人无识者,地距海口仅数里,竟扬帆去矣。

【译文】

齐舜庭,就是我前面讲过的献县大盗齐大的家族。此人剽悍凶狠,能用绳子拴住刀柄,杀伤两三丈以外的人,他的党羽送给他一个外号叫“飞刀齐”。

齐舜庭有个邻居叫张七,舜庭像对待奴隶一般欺侮他。他强迫张七把相邻的房子卖给他,以扩充他的马棚。并且指使他的党羽威胁恐吓张七说:“你若不赶快搬家,大祸立刻就会落在你头上!”

张七不得已,只得带领妻女仓皇出走。他茫茫然不知要到哪里去栖身,就来到神庙里,对神祷告说:“小的不幸,被强盗逼得无路可走。现在我把手杖敬立在你面前,请你给我指引一条生路吧!”他一松手,手杖就倒向东北方。于是他带领妻女几经展转曲折,来到了天津。张七把女儿嫁给了一个煮盐的青年。小夫妻勤俭操业,生活倒也能自给自足。

三、四年之后,齐舜庭抢劫官饷的案子事发,官府里发兵围捕他。在一个风雨之夜,他乘机逃脱了追捕。慌急中,想起他的党羽有在天津航船经商的,就准备投奔他们去。倘若情形万不得已,就乘船逃亡出海。于是,他白日潜藏,夜里赶路,一路上偷摘瓜果充饥,幸亏没有人能认出他来。

这天晚上,齐舜庭又饥又渴。他在海滩附近徘徊,远远看见一户人家亮着荧荧的灯火。他走去试着敲了几下门,有个少妇出来对他凝视片刻,忽然大喊道:“快来人哪!齐舜庭在这儿!”当时,辑拿齐舜庭的公文已经到了天津,早就立下赏格四处搜捕他。官兵们闻声四面围来,飞刀齐此时手无寸铁,只能俯首就擒了。

这喊叫的少妇,就是张七的女儿。如果齐舜庭当初不迫逐张七,张七一家就不会来到天津,那么齐舜庭经过乔装打扮之后,恐怕就不会有人认出他来。这里距海口仅仅几里之遥,用不了多长时间,他就可以登船扬帆出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