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上回我们讲到了了凡先生做不了官的原因,这回讲一讲了凡先生命中无子是怎么回事。
另外,为什么没有儿子?他说,古人讲:“地秽多生物,水清长无鱼。”水至清则无鱼,反思自己好洁成癖,形同孤寡相,是无子的第一个原因。好洁成癖,并不是说家里的屋子喜欢打扫得干净,是讲他的心地好洁成癖,实际上水清了里面就养不了鱼了,地扫的过分干净是长不了东西的。农田里都是要撒上粪便,撒上腐殖土,庄稼才长得好,水塘里有了淤泥才能生出莲花来。这种清澈见底、一尘不染的心地是一种孤僻的执着,是一种内心当中对于清静的一种误解。
他追求所谓的高洁,反而莲花就不生了,只有生于污泥才能成为莲花。了凡先生的心地,尤其是有些修行人,都有一种内心当中的洁癖。就是:我是清净无染的,不能和这些凡夫走卒,不能和这些不修行的人,不能和这些外道,不能和这些智慧低的人混迹于一谈,这样就会使我好像受到了污染。你看古代巢父和许由的故事,巢父牵着牛从河边经过,看见许由在洗耳朵,就问是怎么回事。许由把尧让天下的事情告诉了巢父。巢父听了说:“你快别假充高人隐士了。你如果是真的隐士,自己悄悄呆在山里,谁会知道你呢?”一边说着,巢父牵着自己的牛往河上游走去,说:“我的牛要到上游去喝水,别让你洗耳朵的水脏了我的牛的嘴”。这种好洁成癖的习气,是一种小乘修道人的习性,或者说是一部分所谓道家修道人的习气。他是清净孤修,不与人往来,就是我自己一尘不染,但不能容众。要是这样一种修行方法的话,自然不会有儿孙,不会有众生来和你结缘,你不容他嘛!“好洁成癖”实际是一种大我执、大我慢,当然这个和染在名利权情里的凡夫相比是一种进步。这种特征也是一种修养人、一种修行人,他染在精神的洁身自好上,但是还没有更进一步能够到真正无我,能包容万物、能随顺一切缘境,众生才愿意喜欢你、跟你结缘。一个人那么孤傲,那么喜好自己的名声,自己的修养,就像高山一样孤峰独立。所谓的“人不远己,己自远人”,自己就远离别人了。这是他没有儿子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脾气暴躁,缺乏养育万物之和气。脾气暴躁是因为求不得,或者说是怨憎会,他不喜欢的环境他就会发脾气,喜欢的环境,得到了后来又失去了,他也会发脾气。一般的聪明人很喜欢发脾气,总是看不惯别人太笨,脾气一大像一团火似的,谁敢靠近你啊?是时候还会爆炸,谁也不敢亲近你,偶尔在你身边呆一下赶紧就跑开了。这就是他没有孩子的第二个原因。他说,“仁爱”是化育之本,“刻薄”是不育之因。了凡先生反思自己一向洁身自好,不能舍己为人,不能同情别人,这是无子的第三个原因。这个反思其实跟前面两个原因深层次是一样的,但讲得比较通俗。“仁”就是“仁者爱人”,是以同理心(同情心)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跟前面讲的能够包容万物,同情万物,还要明白我们和万物是同体共生的,其实是同一个原理。从这个角度就能看到,众生有困难时,应该舍弃自己的东西,去帮助众生,成就他这个因缘。比如说有人要饭,有人寻求你方法上的帮助,有人寻求安慰,都应该及时去救济他们。以这种同理心、同情心,而不是说他是他,我是我,我还没吃饱饭呢,我能管得了你?你要知道你不管他,你将来也过不好。那为什么不管他,将来自己也过不好呢?这就是佛法里最深的地方,一切事物都是互相缘起,万法是共生的,你认为的自我它并不能独立存在。富人不救济穷人,最后会慢慢导致什么呢?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然后阶级斗争就会产生了,最后战争就爆发了。你看每个朝代到后来都是因为经济原因造成的各种各样的农民起义,为什么?是因为阶级对立产生了,因为当时暂时居统治地位的人,不能够有同理心同情心。另外其他的原因,比如:话多耗气,好酒损精,彻夜长坐不知守护元气等等,这都是无子的原因之一。我们看袁了凡先生,他反思了自己没有官没有儿子的原因,他这个人是非常有智慧的。并不是云谷禅师告诉他一个标准,他再对照这个标准去反思,他完全是经过自己认真诚恳地反思,就找到了有功名和有子嗣的标准,然后还把自己的不足也找出来了。可见这也是我们应该深刻反思的地方,很多人读《了凡四训》,不知道认真读了没有?读到这个地方,如果要认真的话,就会想到自己有没有做过这么深刻的反思?这是第一。第二,其实不用别人指点,你自己就能找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人对自己的缺陷其实是很清楚的,不需要别人指出来,不需要别人给你个标准。可惜我们缺乏这样深刻自省的一种行为,一种魄力。我们不愿意自省!这是根!反过来,如果你真是愿意自我反省,有这么一个深切的动力和迫切感的话,即便你不遇云谷禅师,照样可以改造自己的命运,找到自己的不足处的。其实,说到根,你不是没有这能力,一切众生都有反省的能力,但就是没有反省的意愿。这就是很多人每天做功过格,每天学《了凡四训》,学了一辈子,书都会背了,而没有什么进步的根本原因所在,就是他不想自我反省。
云谷禅师接着跟他讲,如果照你这样讲的话,世间你不应该得到的事物还多得很,岂止是功名、子嗣这样的事情?世界上的人,享千金财富或享百金财富,或者应该饿死,取决于个人的心性所造。我们认为所谓的天,老天爷只不过是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而已,并未加丝毫的力量,就像人体的轻重是决定在本身的分量,而不是决定在这个磅秤厚此薄彼,那个秤是不会让你厚此薄彼的,这是同样的道理。传宗接代的事情也是一样的,但凭个人积德之厚薄,有百世功德之人,必然有百世子孙可传。有十世功德之人,必然有十世子嗣可以维护你的香火。那么断绝子嗣的人,必然是毫无功德之人了。当然在古代是这样,古代人对子嗣很看重。实际上也不完全是这样,有些没有子嗣就不代表没有功德,因为古代是那样一种标准。很多出家人没有子嗣你说他没有功德吗?还有很多人,他命里这一世是阿罗汉一返人间。还有很多人,是你在这一生没有欠下儿女业债的,在人间没有这种因缘,你也不能说他没有功德,很多大菩萨再来都是这样的。子嗣,这是对于中国古代那种环境下去引导众生修行,目的是为了引导众生去修行。只要能了解“自我的因素”是造就人生凶吉祸福的关键,把不能够获得功名和没有儿子的原因,尽全力去改掉它。要把吝啬化为施舍,把偏激化为平和,把虚伪改成虔诚,把浮躁改为沉着,骄傲改成谦虚,懒散改为勤奋,残忍化为仁慈,刻薄改为宽容……尽量去积德,尽量自爱和珍惜自己。
“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这句话就非常重要了)。这样,你必然就能除去身上的病根,重新获得仁义道德的新身体。这句话讲得非常好,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认真地把这句话作为我们平时修行的座右铭。“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就是说,我们要和自己以前的旧习气告别,今天的身体状态、智慧状态,今天遇缘的环境状态人事状态,就是我们以前的习气造就的。从今天开始,把以前的习气一概都放下,建立新的起心动念的习气。就是前面讲的,要化吝啬为施舍,化偏激为平和,化虚伪为虔诚,化浮躁为沉着,化骄傲为谦虚,化懒散为勤奋,化残忍为仁慈等等。这就是孟子讲的:“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是什么意思呢?你如果明白了,一切都是自己的心所造就的,完全的因素都在自己,那么要想求,就有求必应。另外,像血肉物质这样的身体,假若必受生命气运的影响,则重生的道德精神之体,必能感动天地而获福。古代有名言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诗经》也说,人若能了悟业命之道,是天之理,那么自然就能求得后福。
【原文】
雍正壬子,有宦家子妇,素无勃谿(xī)状。突狂电穿牖,如火光激射,雷楔贯心而入,洞左胁而出。其夫亦为雷焰燔烧,背至尻(kāo,臀部)皆焦黑,气息仅属。久之乃苏,顾妇尸泣曰:“我性刚劲,与母争论或有之。尔不过私诉抑郁,背灯掩泪而已,何雷之误中尔耶?”是未知律重主谋,幽明一也。
【译文】
雍正壬子(1732)年间,有个官宦人家的媳妇,平时并没有与任何人吵过架。可是有一天,突然乌云蔽日,雷电交加,一道闪电穿过窗户,如一束火光激射,击中这个媳妇的心房,又从左胁下洞穿而出,这个媳妇当场死去。而她的丈夫也被雷火烧伤,从后背至臀部一片焦黑,只剩下一口气尚存。过了许久才苏醒过来。他一见妻子被雷击死的惨状,不禁放声大哭道:“我的脾气暴躁,平日经常顶撞母亲,这是有的。可你呢,只不过在私下里向我倾诉心中的不快,一个人常悄悄地哭泣而已,怎么雷电就这样误把你击死了呢?”
这位做丈夫的似乎在埋怨上天惩罚得不公平,但他哪里知道律例严惩主谋。这一点,无论阴间阳间的法律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