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忘记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了凡四训》原文+译文+注解4
来源: | 作者:顾四国 | 发布时间: 2024-06-12 | 787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四章

谦德之效

第一节 天道益谦

一、惟谦受福

【原文】《易》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是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书》曰:“满招损,谦受益。”予屡同诸公应试,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

【译文】《周易》上说:“上天总是使盈满的亏损,让谦虚的受益;大地总是使盈满的溢漏,让谦虚的接纳;鬼神总是祸害自高自大的人,护佑谦虚谨慎的人;人们总是讨厌傲慢自满的人,喜欢谦虚的人。”所以《周易》六十四卦中,只有“谦”这一卦,六爻都吉祥。《尚书》说:“自满会招致失败,谦虚会得到好处。”我多次和大家参加考试,每看到贫寒书生即将显达,一定能感受到他浑身的谦和气息。

【注释】

1]六爻 《易》卦之画曰爻。六十四卦中﹐每卦六画﹐故称为六爻。

2]满招损,谦受益 出自《书经·大禹谟》:“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自满会招致失败,谦虚会得到好处。

3]谦光可掬 掬:置于“可”后,指可以用手捧住。形容谦虚的光彩可以用手捧住。

二、敬顺谦畏

【原文】

辛未计偕,我嘉善同袍凡十人,惟丁敬宇宾年最少,极其谦虚。

予告费锦坡曰:“此兄今年必第。”

费曰:“何以见之?”

予曰:“惟谦受福。兄看十人中,有恂恂款款、不敢先人、如敬宇者乎?有恭敬顺承、小心谦畏、如敬宇者乎?有受侮不答,闻谤不辩,如敬宇者乎?人能如此,即天地鬼神,犹将佑之,岂有不发者?”

及开榜,丁果中式。

【译文】

辛未年(1571年),我到京城参加会试,我们嘉善同乡十来位,只有丁敬宇年纪最小,又非常谦虚。

我跟费锦坡说:“这位老兄今年一定中进士。”

费锦坡问:“你怎么看出来的?”

我说:“福气来自于谦德。老兄你看我们十人当中,有谁能像敬宇那样敬慎从容、谦卑礼让?有谁能像敬宇那样恭敬顺承、小心谦畏?有谁能像敬宇那样,被人骂不还嘴,被人冤不解释?一个人能够做到这样,那么天地鬼神都会保佑他,哪有不发达的道理?”

等到放榜,丁敬宇果然考中了。

【注释】

1]计偕(xié) 计:计吏。偕:一同,偕同。汉朝时被征召的士人皆与计吏同上京师,故称为“计偕”。后世举人入京会试,也被称为“计偕”。计吏,指古代州郡掌簿籍并负责上计的官员。

2]同袍(páo) 出自《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后指战友(如袍泽),也泛指朋友,此处指同乡、同学。

3]丁敬宇 明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工部尚书,太子少保、太保,一品大员。阳明学发展的核心人物王畿晚年得意弟子,为人至柔、无为、谦虚。91岁去世,13代子孙个个长寿,61人载入史册。

4]恂恂 温和恭敬,小心谨慎的样子。《论语·乡党》:“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5]款款 忠诚恳切。

6]先(xiàn) 不当超前而超前。《孟子·告子下》:“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

三、逆来顺受

【原文】

丁丑在京,与冯开之同处,见其虚己敛容,大变其幼年之习。

李霁岩直谅益友,时面攻其非,但见其平怀顺受,未尝有一言相报。

予告之曰:“福有福始,祸有祸先,此心果谦,天必相之。兄今年决第矣!”

已而果然。

【译文】

丁丑(1577)年在京城,和冯开之住在一起,看见他总是虚心自谦,面容和顺,大大改变了他小时候的习气。

李霁岩这个人性格直率,当时当着大家的面指责他的过失,只见他心平气和地顺从接受,一句话也没反驳。

我告诉他说:“福有福的开端,祸有祸的预兆,这颗心果真谦虚,一定会得上天帮助。老兄您今年必定能够登第了!”

后来确实如此。

【注释】

1]丁丑在京 万历五年(丁丑1577年)会试,初拟取袁了凡第一,因策论违逆主试官而落第,时年44岁。冯开之与之同室,当年中进士。

2]直谅益友 直爽信实之益友。出自《论语·季氏》:“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正直的朋友、信实的朋友、博学多闻的朋友。《说文》:“谅,信也。”

3]平怀顺受 心平气和,虚怀若谷,逆来顺受。《心相篇》:“甘受人欺,有子忽然大发。常思退步,一身终得安闲。”

四、心服速改

【原文】

赵裕峰光远,山东冠县人,童年举于乡,久不第。其父为嘉善三尹,随之任。

慕钱明吾,而执文见之。明吾悉抹其文。赵不惟不怒,且心服而速改焉。

明年,遂登第。

【译文】

赵裕峰,名光远,山东冠县人,幼年乡试中举,却总考不中进士。他的父亲做嘉善主簿,随父赴任。

赵裕峰仰慕钱明吾,带着文章去拜见。钱明吾先生把他的文章全删了。赵裕峰不但不生气,并且心服口服,赶紧拿回去修改。

第二年,赵裕峰就中了进士。

【注释】

1]三尹 县府里的主簿。知县称大尹,县丞称二尹,主簿称三尹。

2]悉抹其文 将文章全部涂抹。

五、天启温良

【原文】

壬辰岁,予入觐,晤夏建所,见其人气虚意下,谦光逼人。

归而告友人曰:“凡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此慧一发,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建所温良若此,天启之矣。”

及开榜,果中式。

【译文】

壬辰(1592)年,我进京觐见皇上时,见到了夏建所,看他这人特别和气,特别谦虚。

回来后我告诉朋友:“一般上天给某人降恩时,还没赐福,先赐予智慧。智慧一开显,轻浮的人自然踏实,随性的人自然自律。建所他这么温和善良,老天要开启他的福气了。”

等到放榜,他果然考中了。

【注释】

1]入觐(jìn) 入宫觐见皇上。

2]气虚 语气柔软,待人和气,反之是气盛。

3]意下 谓口气缓和下来,不再坚持原先的看法。

第二节 气盛折福

一、恃才自傲

【原文】

江阴张畏岩,积学工文,有声艺林。甲午,南京乡试,寓一寺中。揭晓无名,大骂试官,以为眯目。时有一道者在傍微笑,张遽移怒道者。

道者曰:“相公文必不佳。”

张益怒曰:“汝不见我文,乌知不佳?”

道者曰:“闻作文,贵心气和平,今听公骂詈,不平甚矣,文安得工?”

张不觉屈服,因就而请教焉。

【译文】

江阴张畏岩,学识渊博,文章写得好,圈内有名的才子。甲午(1594)年南京乡试时,他住在一座寺院里。发榜时名单里并没有他,便大骂考官有眼无珠。当时有一位道士在旁边浅笑,张畏岩马上迁怒道士身上。

道士说:“您的文章一定不怎么样。”

张畏岩更加生气:“你没看我的文章,怎么知道写得不好?”

道士说:“我听说写文章心平气和很重要,现在听您这么骂人,心气很不平和,文章怎么写得好?”

张畏岩不禁理屈心服,于是靠近道士请教。

【注释】

1]工 善于,长于。

2]艺林 指文艺界或收藏汇集典籍图书的地方。

3]眯目 杂物入眼内使视线模糊,引申指蒙蔽。

4]心气和平 心平气和。《心相篇》:“心和气平,可卜孙荣兼子贵;才偏性执,不遭大祸必奇穷。”清代金兰生《格言联璧》:“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5]遽(jù) 快,迅速。

6]就 凑近、靠近。

二、道者传道

【原文】

道者曰:“中全要命,命不该中,文虽工,无益也。须自己做个转变。”

张曰:“既是命,如何转变?”

道者曰:“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

张曰:“我贫士,何能为?”

道者曰:“善事阴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无量。且如谦虚一节,并不费钱,你如何不自反而骂试官乎?”

【译文】

道士说:“能否考中功名完全看命运,命里要是考不上,文章再好也没用。一定要自己改命。”

张畏岩问道:“既然是命,怎样去改?”

道士说:“人的命运由先天安排,改造命运由我们自己。只要努力行善,多积阴德,有什么福求不到?”

张畏岩说:“我一个穷秀才,能做什么?”

道士说:“行善事积阴德,都要靠发心,常存行善积德的心,功德就无量无边。比如谦虚这一点,并不要花钱,你为什么不反躬内省却骂考官呢?”

【注释】

贫士 亦作“贫仕”,穷士,穷儒生,穷人。印光大师:“利人利物,不一定要钱,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凡无利益之心之话之事,均不存不说不行,满腔都是太和元气,生机勃勃。”

三、折节自持

【原文】

张由此折节自持,善日加修,德日加厚。

丁酉,梦至一高房,得试录一册,中多缺行。

问旁人,曰:“此今科试录。”

问:“何多缺名?”

曰:“科第,阴间三年一考较,须积德无咎者方有名。如前所缺,皆系旧该中式,因新有薄行而去之者也。”

后指一行云:“汝三年来持身颇慎,或当补此,幸自爱。”是科果中一百五名。

【译文】

张畏岩从此坚持改变习气,善事日益增多,德行日益增厚。

丁酉年(1597年),梦中到了一处高楼,拿到一本考试录取名册,其中有很多空行。

他询问旁边的人,回答说:“这是今年考试录取名册。”

张畏岩问:“为什么这么多空行呢?”

那人回答说:“科举考试,阴间三年考核一次,只有积德没过错的人记入名册。比如前面的空缺,都是本该考中,因为最近犯了过失而被去掉名字的。”

后来指了一行说:“你三年来能严格要求自己,也许会补这个空缺,你一定要自重自爱。”后来科考,张畏岩果然中举,名列第一百零五。

【注释】

1]折节 改变自己,屈己尊人。

2]自持 自我克制,自己坚持,保持。

3]高房 高大且华丽的楼房。

4]幸 希望。

四、心气忌盛

【原文】

由此观之,举头三尺,决有神明,趋吉避凶,断然由我。须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

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译文】

从这些看来,举头三尺,一定有神明监察善恶,而趋吉避凶,绝对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我们一定要端正心念,谨言慎行,千万不能触怒天地鬼神,而虚心谦卑,让天地鬼神时时怜惜我们,才有接纳福气的基础。

那些心高气傲的人,肯定不会有什么出息,即使偶然成功,也不会维持多久。稍微有点见识的人,一定不愿意自己心量狭隘,把自己的福气挡在了外面。况且,谦虚就能到处学到东西,得到无穷的好处,尤其是想学习和成长的人,谦德必不可少。

【注释】

1]断然 绝对,无论如何。

2]气盈 心高气傲,志得意满。《菜根谭》:“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得;衰时罪孽,都是盛时作得。故持盈履满,君子尤兢兢焉。”

3]远器 谓有才能﹑能担当大事的人。

五、愿大志坚

【原文】

古语云:“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今之求登科第者,初未尝有真志,不过一时意兴耳,兴到则求,兴阑则止。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齐其庶几乎!”予于科名亦然。

【译文】

古语说:“真心想求功名的,一定能得到功名;真心想求富贵的,一定能得到富贵。”一个人有了志向,就像一棵树有了根。我们立定这个志向,必须念念不忘谦虚,处处不忘帮助别人,自然会感动天地,因而修福全在自己。

今天求取功名的人,从一开始就未曾有真切意愿,不过是一时的兴趣,兴趣来了就修福修慧,兴趣退了就懈怠停滞了。

孟子对齐宣王说:“君王如此喜好音乐,如果能让百姓离苦得乐,齐国就差不多强大了。”我对于功名也是这样。

【注释】

1]志 心之所向,远大的目标,长久的意愿。《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兴阑 兴残,兴尽,兴致已退。曾国藩:“(写字写到)手愈拙,字愈丑,意兴愈低,所谓‘困’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小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习字,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3]王之好乐甚,齐其庶几乎!出自《孟子·梁惠王》,孟子劝齐宣王将个人寻求快乐之心转为关心民众疾苦,与民同乐。庶几:差不多,大概。

4]予于科名亦然 我对于功名也是这样。《朱子治家格言》:“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读书如果是为了求功名,求功名如果是为了自己,则读书和积德的热情很难持久。我们应该心存高远,真心帮助大众拔苦与乐,袁了凡认为这才是功名的意义。

附录 袁了凡简介

袁了凡(1533—1606年),字庆远、坤仪,初号学海,后改了凡。明朝重要思想家,迄今所知中国第一位具名的善书作者。他的《了凡四训》融会禅学与理学,劝人积善改过,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提倡记功过格,在社会上流行一时。

嘉靖十二年(1533年)出生在浙江嘉兴府嘉善县魏塘镇,年轻时聪颖敏悟,卓有异才,为万历初嘉兴府三名家之一。万历十四年中(1586年)进士,十六年授宝坻知县,颇有政绩,被誉为“宝坻自金代建县800多年来最受人称道的好县令”。万历二十年(1592年),倭寇进犯朝鲜,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不久调任援朝军营赞划,谋划平壤大捷,一举扭转战局。后罢归乡里,著书立说,担任《嘉善县志》主笔,1606年夏去世,享年74岁。天启元年(1621年)追叙袁了凡东征之功,赠尚宝司少卿。清干隆二年(1737年)入祀魏塘书院“六贤祠”。

据不完全统计,袁了凡共有著述22部,198卷,主要有《祈嗣真诠》《皇都水利》《评注八代文宗》《宝坻政书》《两行斋集》《劝农书》《史汉定本》《群书备考》《历法新书》等。袁了凡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价值最高的一部大藏经《嘉兴藏》的最早倡刻者。

附录二 云谷禅师授袁了凡《功过格》准百功:

救免一人死。完一妇女节。阻人不溺一子女。为人延一嗣。准五十功:

免堕一胎。当欲染境,守正不染。收养一无倚。葬一无主骸骨。救免一人流离。救免一人军徒重罪。白一人冤。发一言利及百姓。准三十功:

施一葬地与无土之家。化一为非者改行。度一受戒弟子。完聚一人夫妇。收养一无主遗弃门孩。成就一人德业。准十功:

荐引一有德人。除一人害。编纂一切众经法。以方术治一人重病。发至德之言。有财势可使而不使。善遗妾婢。救一有力报人之畜命。准五功:

劝息一人讼。传人一保益性命事。编纂一保益性命经法。以方术救一人轻疾。劝止传播人恶。供养一贤善人。祈福禳灾等,但许善愿不杀生。救一无力报人之畜命。准三功:

受一横不嗔。任一谤不辩。受一逆耳言。免一应责人。劝养蚕、渔人、猎人、屠人等改业。葬一自死畜类。准一功:

赞一人善。掩一人恶。劝息一人争。阻人一非为事。济一人饥。留无归人一宿。救一人寒。施药一服。施行劝济人书文。诵经一卷。礼忏百拜。诵佛号千声。讲演善法。谕及十人。兴事利及十人。拾得遗字一千。饭一僧。护持僧众一人。不拒乞人。接济人畜一时疲顿。见人有忧,善为解慰。肉食人持斋一日。见杀不食。闻杀不食。为己杀不食。葬一自死禽类。放一生。救一细微湿化之属命。作功果荐沉魂。散钱粟衣帛济人。饶人债负。还人遗物。不义之财不取。代人完纳债负。让地让产。劝人出财作种种功德。不负寄托财物。建仓平粜、修造路桥、疏河掘井、修置三宝寺院、造三宝尊像及施香烛灯油等物、施茶水、舍棺木一切方便等事。自“作功果”以下,俱以百钱为一功。准百过:

致一人死。失一妇女节。赞人溺一子女。绝一人嗣。准五十过:

堕一胎。破一人婚。抛一人骸。谋人妻女。致一人流离。致一人军徒重罪。教人不忠不孝大恶等事。发一言害及百姓。准三十过:

造谤污陷一人。摘发一人阴私与行止事。唆一人讼。毁一人戒行。反背师长。抵触父兄。离间人骨肉。荒年积囤五谷不粜生索。准十过:

排摈一有德人。荐用一匪人。平人一冢。凌孤逼寡。受畜一失节妇。畜一杀众生具。恶语向尊亲、师长、良儒。修合害人毒药。非法用刑。毁坏一切正法经典。诵经时,心中杂想恶事。以外道邪法授人。发损德之言。杀一有力报人之畜命。准五过:

讪谤一切正法经典。见一冤可白不白。遇一病求救不救。阻绝一道路桥梁。编纂一伤化词传。造一浑名歌谣。恶口犯平交。杀一无力报人之畜命。非法烹炮生物,使受极苦。准三过:

嗔一逆耳言。乖一尊卑次。责一不应责人,播一人恶。两舌离间一人。欺诳一无识。毁人成功。见人有忧,心生畅快。见人失利、失名,心生欢喜。见人富贵,愿他贫贱。失意辄怨天尤人。分外营求。准一过:

没一人善。唆一人斗。心中暗举恶意害人。助人为非一事。见人盗细物不阻。见人忧惊不慰。役人畜,不怜疲顿。不告人取人一针一草。遗弃字纸。暴弃五谷天物。负一约。醉犯一人。见一人饥寒不救济。诵经差漏一字句。僧人乞食不与。拒一乞人。食酒肉五辛,诵经登三宝地。服一非法服。食一报人之畜等肉。杀一细微湿化属命以及覆巢破卵等事。背众受利,伤用他钱。负贷。负遗。负寄托财物。因公恃势乞索、巧索,取人一切财物。废坏三宝尊像以及殿宇、器用等物。斗秤等小出大入。贩卖屠刀、渔网等物。自“背众受利”以下,俱以百钱为一过。

附录三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明嘉靖时。江西俞公。讳都。字良臣。多才博学。十八岁为诸生。每试必高等。

年及壮。家贫授徒。与同庠生十余人。结文昌社。惜字。放生。戒淫杀口过。行之有年。前后应试七科。皆不中。生五子。四子病夭。其第三子。甚聪秀。左足底有双痣。夫妇宝之。八岁戏于里中。遂失去。不知所之。生四女。仅存其一。妻以哭儿女故。两目皆盲。公潦倒终年。贫窘益甚。自反无大过。惨膺天罚。

年四十外。每岁腊月终。自写黄疏。祷于灶神。求其上达。如是数年。亦无报应。

至四十七岁时。除夕与瞽妻一女夜坐。举室萧然。凄凉相吊。

忽闻叩门声。公秉烛视之。见一角巾皂服之士。须发半苍。长揖就座。口称张姓。自远路而归。闻君家愁叹。特来相慰。

公心异其人。执礼甚恭。因言生平读书积行。至今功名不遂。妻子不全。衣食不继。且以历焚灶疏。为张诵之。

张曰。予知君家事久矣。君意恶太重。专务虚名。满纸怨尤。渎陈上帝。恐受罚不止此也。

公大惊曰。闻冥冥之中。纤善必录。予誓行善事。恪奉规条。久矣。岂尽属虚名乎。

张曰。即如君规条中惜字一款。君之生徒与知交辈。多用书文旧册。糊窗裹物。甚至以之拭桌。且借口曰勿污。而旋焚之。君日日亲见。略不戒谕一语。但遇途间字纸。拾归付火。有何益哉。

社中每月放生。君随班奔逐。因人成事。倘诸人不举。君亦浮沉而已。其实慈悲之念。并未动于中也。且君家虾蟹之类。亦登于庖。彼独非生命耶。

若口过一节。君语言敏妙。谈者常倾倒于君。君彼时出口。心亦自知伤厚。但于朋谈惯熟中。随风讪笑。不能禁止。舌锋所及。触怒鬼神。阴恶之注。不知凡几。乃犹以简厚自居。吾谁欺。欺天乎。

邪淫虽无实迹。君见人家美子女。必熟视之。心即摇摇不能遣。但无邪缘相凑耳。君自反身当其境。能如鲁男子乎。遂谓终身无邪色。可对天地鬼神。真妄也。

此君之规条誓行者。尚然如此。何况其余。

君连岁所焚之疏。悉陈于天。上帝命日游使者。察君善恶。数年无一善行可记。

但于私居独处中。见君之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忆往期来念。恩仇报复念。憧憧于胸。不可纪极。此诸种种意恶。固结于中。神注已多。天罚日甚。君逃祸不暇。何由祈福哉。

公惊愕惶悚。伏地流涕曰。君既通幽事。定系尊神。愿求救度。

张曰。君读书明礼。亦知慕善为乐。当其闻一善言时。不胜激劝。见一善事时。不胜鼓舞。但旋过旋忘。信根原自不深。恒性是以不固。故生平善言善行。都是敷衍浮沉。何尝有一事著实。且满腔意恶。起伏缠绵。犹欲责天美报。如种遍地荆棘。痴痴然望收嘉禾。岂不谬哉。

君从今后。凡有贪淫。客气。妄想。诸杂念。先具猛力。一切屏除。收拾干干净净。一个念头。只理会善一边去。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不图报。不务名。不论大小难易。实实落落。耐心行去。若力量不能行的。亦要勤勤恳恳。使此善意圆满。第一。要忍耐心。第二。要永远心。切不可自惰。切不可自欺。久久行之。自有不测效验。君家事我。甚见虔洁。特以此意报之。速速勉持。可回天意。

言毕即进公内室。公即起随之。至灶下。忽不见。方悟为司命之神。

因焚香叩谢。即于次日元旦。拜祷天地。誓改前非。实行善事。自别其号曰净意道人。志誓除诸妄也。初行之日。杂念纷乘。非疑则惰。忽忽时日。依旧浮沉。因于家堂所供观音大士前。叩头流血。敬发誓愿。愿善念永纯。善力精进。倘有丝毫自宽。永堕地狱。每日清晨。虔诵大慈大悲尊号一百声。以祈阴相。

从此一言一动一念一时。皆如鬼神在旁。不敢欺肆。凡一切有济于人。有利于物者。不论事之巨细。身之忙闲。人之知不知。力之继不继。皆欢喜行持。委曲成就而后止。随缘方便。广植阴功。且以敦伦。勤学。守谦。忍辱。与夫因果报应之言。逢人化导。惟日不足。每月晦日。即计一月所行所言者。就灶神处为疏以告之。持之既熟。动即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起。如是三年。

年五十岁。乃万历二年。甲戌会试。张江陵为首辅。辍闱后。访于同乡。为子择师。人交口荐公。遂聘赴京师。公挈眷以行。张敬公德品。为援例入国学。

万历四年丙子。附京乡试。遂登科。次年中进士。

一日谒内监杨公。杨令五子出拜。皆其觅诸四方。为己嗣以娱老者。内一子。年十六。公若熟其貌。问其籍。曰江右人。小时误入粮船。犹依稀记姓氏闾里。公甚讶之。命脱左足。双痣宛然。公大呼曰。是我儿也。杨亦惊愕。即送其子。随公还寓。公奔告夫人。夫人抚子大恸。血泪迸流。子亦啼。捧母之面而舐其目。其母双目复明。公悲喜交集。遂不愿为官。辞江陵回籍。张高其义。厚赠而还。

公居乡。为善益力。其子娶妇。连生七子。皆育。悉嗣书香焉。公手书遇灶神。并实行改过事以训子孙。身享康寿。八十八岁。人皆以为实行善事。回天之报云。

同里后学罗祯记。

附录四 袁了凡的母亲

了凡先生的家庭教育非常好,他的祖宗和父母深知家庭教育之本在于积德于子孙和身教。了凡先生不仅有很好的父亲袁参坡和祖上,更有一位了不起的母亲。明代的《庭帏杂录》详细记载了这位伟大的母亲,阅读之后,泪落如雨,感恩不已。

李氏,作为普通的家庭妇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是连正式的名字都没有的,只知道她是明代人,丈夫袁参坡是一个博学惇行、医术精到的知识分子。多亏了她的几个儿子将她与丈夫平日的教诲尤其是她本人以身立范、立教的事实记录下来,我们才得以了解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平凡女性伟大的人格及其对儿子们身教重于言教的家训实践。

尽管中国几千年的家训教化史上,不乏有孟母断机教子、田稷子母训子勿贪、陶侃母封鲊诫子、岳母刺字“精忠报国”这样一些贤母的训子史实,但毕竟是零星事迹的记载,而《庭帏杂录》不然,它较为全面系统地记录了这位贤惠的家庭妇女在诸多方面对子弟的身教。

所以李氏面临这样的环境,体现出一个伟大的“贤妻良母”形象。

第一,宽厚仁爱,以孝育儿,以高尚的人格给非亲生儿子更多的母爱和关怀,培养孩子们孝悌忠信,礼敬待人的品质。

李氏是作为“填房”嫁给袁参坡的,一般说做好后母难,但李氏做得很好,她对袁参坡前妻王氏所生的两个儿子袁衷、袁襄视如己出。她要求亲生的儿子更严,而关心照顾另外两个儿子比自己亲生儿子更多。

精神上:教儿婴孩,勿忘母亲生育养育恩情,培养孝道。为了培养孩子孝亲敬长的品质,为了使他们记住亲生母亲的养育之恩,李氏居然每天都虔诚地亲自带领两个不懂事的孩子祭奠他们的生母。丈夫前妻的长子袁衷深情地回忆到:“先母没,期年,吾父继娶吾母来时,先母灵座尚在。吾母朝夕上膳,必亲必敬,当岁时佳节,父或他出,吾母即率吾二人躬行奠礼,尝洒泪曰:‘汝母不幸早逝,汝辈不及养,所可尽人子之心者,惟此祭耳。’”做后母的,谁不希望丈夫前妻的孩子忘记自己的生母?更何况如袁衷所说,“予辈不自知其非己出也”。四五岁的孩子,基本不太记事,而李氏反倒这样做,足见其博大的心胸和高尚的人格,正因此,袁衷在《庭帏杂录》中记载此事及母亲的话后,接着告诫后辈:“为吾子孙者,幸勿忘此语。”

物质上:先人后己,教妇初来。袁参坡的二儿子袁襄说:“吾母爱吾兄弟逾于己出,未寒思衣,未饥思食,亲友有馈果馔,必留以相饲。既娶妇,依然育,无异龆龀也。吾妇感其殷勤,泣语予曰:‘即亲生之母,何以逾此。’”以心换心,袁参坡前妻的两个儿子对母亲也极为孝敬,妻子娘家哪怕拿来一点点东西,儿子媳妇们也都是先送给母亲吃。她自己的亲生儿子袁裳记载,一个夏雨初霁的日子,袁参坡要几个儿子赋诗。袁裳的诗先写好,父亲读了击节称赞。这时正巧有人送来葛布,父亲便让裁缝做了一套衣服作为奖励。等母亲李氏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对他说:“二兄未服,汝何得先?且以文字而遽享上服,将置二兄于何地?”说完,将袁裳的新衣硬是脱下藏了起来。等到给袁参坡前妻的两个儿子都做了一套同样的衣服以后,才让袁裳穿。在这里,李氏不让孩子形成名利争斗心,而是教育孩子尊重兄长。

第二,不彰人过,宽待婢仆,以仁慈之心培养孩子待人宽厚的品质。

有一次,儿媳偶尔得到一条鳜鱼,就亲自下厨烧了让小仆胡松给婆婆送去。过了一会见到婆婆,便问鱼烧得如何?李氏开始一愣,旋即说是好吃。媳妇见状怀疑是仆人偷吃,核实后就来问婆婆没吃何以说吃?李氏笑答:“汝问鳜,则必献(吾已领儿媳孝心);吾不食,则松必窃。吾不欲以口腹之故,见(现)人过也。”

第三,节俭持家,以乐善好施的行为培养孩子体恤贫穷的美德。

李氏教育家人,自家生活节俭些,以便省下来些钱物周济贫穷。小儿子袁衮记载的一件事,足见李氏的仁慈之心及其对晚辈处世态度的影响。篇中说:“九月将寒,四嫂欲买绵,为纯帛之服以御寒。母曰:‘不可,三斤绵用银一两五钱,莫若止以银五钱买绵一斤,汝夫及汝冬衣,皆以枲(音xǐ,麻)为骨,以绵覆之,足以御冬。余银一两,买旧碎之衣,浣濯补缀,便可给贫者数人之用。恤穷济众,是第一件好事,恨无力不能广施,但随事节省,尽可行仁。”

了凡先生的夫人非常贤慧,经常帮助他行善布施,并且依照功过格记下所做的功德,因为她没有读过书,不会写字;因此用鹅毛管沾红墨水,每天在历书上做记号。有时了凡先生较忙,当天所做功德较少,她就皱眉头,希望先生能多做些善事。有一次,她为儿子裁制冬天的大袍子,想买棉絮做内里。了凡先生问:“家里有丝绵又轻又暖和,为什么还买棉絮呢?”了凡夫人答:“丝绵较贵,棉絮便宜,我想将家里的丝绵拿去换棉絮,这样可以多裁几件棉袄,赠送给贫寒的人家过冬!”了凡先生听了非常高兴说:“你这样虔诚的布施,不怕我们孩子没有福报了!”可见儿媳妇是婆婆教育出来的。

李氏一生乐善好施,对生活贫困的亲戚更是关照。儿子说:“远亲、旧戚每来相访,吾母必殷勤接纳,去则周之。贫者,比程其所送之礼,加数倍相酬;远者,给以舟行路费,委屈周济,惟恐不逮。”可见李氏十分体贴别人,很会办事。

第四,察恶于微,随缘布施,从小时、小事入手塑造孩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做人处世的良好品质。

她既注重从孩子小时加强教育,也十分注意从点滴小事上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袁衷说母亲对他们“坐立言笑,必教以正,吾辈幼而知礼。”从小教孩子待人接物,洒扫应对。袁家在明初的靖难之变中侥幸逃脱灭门之祸,但由于犯下了“谋叛”“大逆”之罪,后代被迫放弃举业(从政)之路,以行医为业。从袁了凡这一代开始,袁家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袁母对子女寄予厚望。袁了凡的母亲常陪伴儿子读书到深夜,袁衮记道:“予随四兄(袁了凡)夜诵,吾母必执女工相伴。或至夜分,吾二人寝乃寝。”

袁衮谈到,自己小时,有次家童阿多送他和哥哥上学,回来时,见路边的蚕豆刚熟,阿多就摘了一些。母亲见了,严肃地教育他们说:“农家辛苦耕种,就靠这些作为口粮,你们怎么能私摘人家的蚕豆呢?”说完,命送一升米赔偿人家。

李氏每次购买柴米蔬菜之类的东西,付人银子时平秤都不行,她总是再加上一点。袁裳对此很不理解。李氏利用这件事,教育儿子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让人家吃亏的道理。她开导儿子说:“细人生理至微,不可亏之。每次多银一厘,一年不过分外多使银五六钱,吾旋节他费补之,内不损己,外不亏人,吾行此数十年矣,儿曹世守之,勿变也。”

第五,化解世仇,体恤亲邻、不给儿孙积祸,仁义待人。

李氏的高风亮节尤其体现在她对邻居沈氏的宽容和忍让。

(一)请人摘枣。沈氏与袁家是世仇,袁家有一株桃,树枝伸到墙外,沈家就将树枝锯掉了。儿子跑来告诉她,她说,应该锯。沈家有棵枣树也有一枝伸到了袁家墙内,枣子刚结出来,李氏就嘱咐儿子们:不许吃邻居家的一枚枣!并让仆人好生守护。枣子熟了,差人请了沈家的女仆过来,当面摘下让其拿走。

(二)命人还羊,不计前嫌。还有一次,袁家的羊跑到沈家的园子里,被沈家打死;次日,沈家的羊正巧也跑到袁家来,仆人们大喜,正要报复,被李氏拦住,命人送还沈家。

(三)以德报怨,救人危难,义诊捐赠、化解世仇。更让人敬佩的是,沈家人生了病,不仅袁参坡亲自上门诊治,以药相赠,而且李氏还动员邻居们为沈家捐款,父出,母复遣人告群邻曰:疾病相恤,邻里之义。沈负病,家贫,各出银五分以助之。得银一两三钱五分,独助米一石。正是因为李氏的宽容大度,化解了两家的矛盾和仇恨,使得“沈遂忘仇感义,至今两家姻戚往还”。

第六,不破人婚,体恤新娘,积德于子孙。

李氏是一个非常宽厚慈祥的人。儿子们回忆说,有一个富家乘着条大船娶亲经过李氏门前的河流时,撞坏了她家的船舫,邻居抓住船主要其赔偿。李氏听说后,先问新媳妇是否在船上。当知道新妇在船上时,立即要邻居放人家走,理由是若要其赔偿,婆家必然以为不吉利而怪罪新媳妇。

人伦之中,夫妻是重要的一伦,破坏夫妻关系,会大损福德,自己随喜、参与,表面上看,只是两个人分开而已,实际上关系一旦破裂,就很难破镜重圆,造成双方很深的痛苦。而且伴随家庭的破裂,一系列的人伦都会损坏,父子、母子、公婆等等,一整套被损坏了。打个比方,家庭像是组合好的机器,在没有破散时,会运转,会发挥它的功能,能避免残缺的后果,一旦破碎,就像机器破散,属于机器的部件都会变得不完整,对于子女、父母以及自身,都会造成缺陷。所以前后的因果算起来,是一笔很沉重的业债。

文◎常亚君

摘自:弘化社电子杂志201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