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忘记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了凡四训》第64讲
来源:《臻经典》微信公众号 | 作者:张源 | 发布时间: 2024-05-22 | 71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六十四讲

为善第二个是有端有曲。端就是端正的、堂堂正正的。曲就是别别扭扭的、曲曲折折的,什么叫“端曲”呢?

【何谓端曲?今人见谨愿之士,类称为善而取之;圣人则宁取狂狷(juàn)。至于谨愿之士,虽一乡皆好,而必以为德之贼。是世人之善恶,分明与圣人相反。推此一端,种种取舍,无有不谬。天地鬼神之福善祸淫,皆与圣人同是非,而不与世俗同取舍。凡欲积善,决不可徇耳目,惟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纯是济世之心,则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纯是爱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愤世之心,即为曲。纯是敬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为曲。皆当细辨。】

善恶之间,你行善时,这个地方需要特别特别注意。什么是端和曲?端正和委曲,我们讲委曲求全,因为有求,所以就有委。端正的善和委曲的善,我们一定要把它分别清楚,怎么分别呢?一般人都认为,这个人是个好好先生,说话很谨慎,唯唯诺诺的,这是个善人。但是圣人却认为一些敢作敢当的豪侠狂狷之士才是善人。因为谨慎软弱没有个性这样的人,尽管全乡人、周围人都说他很好,是一个大家公认的好好先生。但是这样的人,实际上是随波逐流,没有主见、没有志气,也没有真正的道德精神。遇到了真正的事情,他根本就没有那种敢做敢当,说我来负责任的行为,实际上他是一种真正自私的人,反而是没有道义和勇气的人。

依此类推的话,这个社会上荒谬颠倒的现象还有很多。天地鬼神对于善恶的观念和圣人的观念是相同的,而经常和世俗的眼光是相反的。其实这种人在我们生活里面也是比较常见的,看上去他总是墙头草,随风倒,东来西倒西来东倒,所谓明哲保身,跟谁说话都是小小心心客客气气。这样的人哪里最多见?就是一个人年纪大了以后,生意场上很多见,你看很多人客气得不得了,吃饭、会谈、应酬时,客气得不得了,只要有求于你,把你恭维得不得了。平时只要是出来见人的时候就非常得谨慎,他很小心,今天要跟谁见,哪些话我可以说,哪些话我不能说。

更有甚者,自古以来官场就是训练这种特点人的地方,官大一级压死人。你只有养成了这种特殊的习惯,或者说你练成了这种特殊的本领,尤其在封建王朝的官场,你才能够呆得稳。我们看《儒林外史》,看《官场现形记》,看看这些古代的小说很有趣,对吧?这些人他并不是真正地把功夫用在做事上,他把90%以上的功夫用在做人上。他做人也不是把自己做成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他做什么呢?他做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第一条就是不要让别人说你坏话,就像在一个大地上种了一万棵苗,这一万颗苗,你想想最后能够被提拔的可能只有一两颗苗,但是如果开始一旦有人说你坏话,把你排除在这个大团体之外了,那么风来了肯定先把你吹倒了,你可能很快就被铲除掉了。在剩下的苗里头,你还得想办法去钻营,还得让上级能够赏识你,所以你还得背后使劲去苟且去钻营,表面上的文章也要做,私下的文章也要做,这就是非常非常不容易。这种人,他们实际上就是真正的自私的人,因为他软弱,看上去他跟谁都很好,实际上这种人并不是真正的善。

这种就是端和曲,端就是端正的事情,我们永远是就事论事,不暇私见、私欲、私好、私利的,这就是端。有的时候,可能所遇的缘就是那种狂狷的缘,那你表现出来就是狂狷的心态;有的时候,你的缘是委婉的,那么你的直心,表现出来的结果也是委婉的。这种事情,我们首先要有一颗什么心呢?一颗利人的心,一颗无私的心,一颗就事论事的心。

有人觉得自己修行得不错了,就问孔子说:“以德报怨何如?”他说我以德报怨,别人对我不好,我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就笑了,问他:“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呀?”你要以德报怨的话,如果别人对你不好,你以德报怨;别人要对你好呢,你怎么来报答这些人呢?这一下,何以报德呀?人家问他应该怎么办呢?孔子回答:以直抱怨,以德报德。直,这里讲的端正、端心、端善,你对任何事情都是一颗直心,直心就是没有私心。

曲心是从哪里来的?曲善,其实就是伪善,就是有私心,你才会故意为了维护这颗私心,结果就变成了委曲了。我们有的时候为了顺乎世俗人情,为了讨好别人,为了掩人耳目,经常会做一些曲善的事,所以这种曲本身它就不是善,为什么呢?因为你不能以曲这个现象来评价,你只能以什么呢?我的心是直的,但是遇到的缘是曲的,那我的结果就曲;我遇到的缘是直的,那结果就直;你不能永远在外面取着一个曲的表象,取着一个外边的缘的表象,那你这个人就是一个虚伪的人。

当你发现你纯是济世之心的时候,你用心纯是济世救人的时候,那么,你无论行出来的是曲还是直,这就叫端,都是端正的。如果你有一点点儿是媚世之心,媚世实际上就是谄媚,为什么要谄媚?就是为了让别人喜欢你,你才谄媚。狗为什么舔主人的脚?因为它想吃你的屎。人为什么会谄媚?因为你有求于他,有求你就不是仙骨,对不对?无欲则刚,有容乃大,一有求的话才会谄媚。无求的话,人怎么会谄媚呢?谄媚就是曲,所以我这个人一辈子就是这样,我最看不上的就是谄媚的人,因为你能够看得出来。我年轻的时候经常看到有些人,就是喜欢巴结领导,走后门。他那个奴颜婢膝的样子,为了一些东西不择手段,这样的人他在外面谄媚,回到家里就会关上屋门做皇帝。他有非常残忍的一面凶恶的一面。这实际上是内心私心很重,所以他其实就有了端善和曲善的分别了。

我们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狂狷之士,是不是狂狷之士的这种行为,就一定是对呢?也不是,狂狷只是他外在的表现。如果这个人他内心当中是因为愤恨这个世界,愤世嫉俗,他怨恨这个世界,看着谁都不顺眼。有这样一类人,像台湾有一些人就喜欢骂人,天底下就没有一个人是对的,看什么都不顺眼,就特别好批评,他永远只有批评,来发泄他自己内心当中的愤怒和不满,凸显自己的高傲和高明,像这种行为其实也不叫端心。

因为他还是一种私心,是一种傲慢的心,自我的傲慢,我执。所以这个端和曲,大家就可以从哪里来分别,就是有贪心的时候你就容易曲,去行曲善。有傲慢心贡高我慢,或者有嗔心的时候,你就会变成假狂,假装的狂狷,他为了表现自己是狂狷之士,装出一副狂狷之士的心态,但实际上内心当中,他有强烈的自我的傲慢。所以狂狷之士也未必都是端善。

所以区分端善和曲善的标准,是有我执还是没有我执,有贪心嗔心没有。如果你没有这种愤世嫉俗的心,也没有媚世有求的心,我什么也都不求,我什么也不恨,那么你行出来的事情,行出来的所有善,就是端善。你用的心就是端正的心。 

如果但凡你有求或者有恨,恨是什么?恨就是求不得。我们很多人大骂今天这个社会怎么样,就跟原来李敖大骂台湾的国民党怎么样,当然那个历史环境我们不评价他。大骂是什么?今天我看到的很多人大骂,实际上是来自于他求不得,求不得才会骂,求不得也可能就会去谄媚。但凡你要有这种心,你就会有这样的行为。有这样的行为,那你行出来的善就不是端正的善,就是歪曲的善了。这个善即使别人说你是善,那么你这个善也是假善。别人看不出真假,但是,你自己的因果是能看得出真假的。

众生虽然是无我,但是八识田不断,整个五蕴八识,无我之流,它还是永远这么流下去。因此,你去行真善还是行假善,行端善还是行曲善,始终是因果不爽,在自己的这块田地里面不断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

 【原文】

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有邻村一媪至殿前,王改容拱手,赐以杯茗,命冥使速送生善处。郑私叩冥吏曰:“此农家老妇,有何功德?”冥吏曰:“是媪一生无利己损人心。夫利己之心,虽贤士大夫或不免。然利己者必损人,种种机械,因是而生;种种冤愆,因是而造。甚至贻臭万年,流毒四海,皆此一念为害也。此一村妇,而能自制其私心,读书讲学之儒,对之多愧色矣。何怪王之加礼乎!”

郑素有心计,闻之惕然而寤(wù,睡醒)郑又言,此媪未至以前,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哂曰:“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生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踧踖(cù jí,恭敬不安的样子),锋棱顿减。王徐顾笑曰:“怪公盛气耳。平心而论,要是三四等好官,来生尚不失冠带。”促命即送转轮王。观此二事,知人心微暧,鬼神皆得而窥,虽贤者一念之私,亦不免于责备。“相在尔室”,其信然乎。

【译文】

北村郑苏仙,有一天梦见自己来到阴曹地府,刚好碰见阎罗王正在那里审理案犯。当他看到邻村的一位老婆子被带到堂前时,阎罗王立刻改变了那威严可畏的面容,站起身来向老婆子拱手作礼,请她上座,并命人献上茶来。最后又命手下判官说:“速送这位老人家到好的地方去投生。”郑苏仙小声请教身旁的冥官道:“这位农家老妇生前有什么功德,阎罗王竟如此礼待她?”冥官说:“若论她的功德,就是这位老太太一生不存损人利己之心。这利己之心,即使是有声望的达官贵人也在所难免。人若存有利己之心,就必然会损害他人。于是许多机巧奸诈应运而生,许多罪恶冤仇随之而造。甚至遗臭万年、流毒四海,也都是因为这一念利己之心所造成的祸害。而这位老太太一辈子能努力克制利己的私心,从来不做损人的事。单凭这一点,就是那些整天读圣贤书谈论道学的儒生与她对比,也是多有愧色。因此,这就难怪阎王爷对她礼遇有加了。”

郑苏仙一向是个有心计的人。听了冥官这番话,不觉有所警醒,也就不再深问了。郑苏仙还说,在这位老婆子没来到之前,有一位身穿官服的人,气概昂扬地走上殿来。此人对阎王说:“我做官以来,所到之处只喝一杯清茶,没有任何沾染。今在鬼神面前,我可以说是毫无愧色了!”阎王爷对他这套话只付之一笑,说道:“朝廷设置官员,本是为了治理地方,安抚百姓。就连那些管理交通驿站和掌管水闸的小官,也都有兴利除弊的职责。如果认为不贪财纳贿,不吃喝玩乐就是好官,那么,在官府大堂上设置一具木偶,它是连一杯清水也不喝的,岂不比你老兄强多了。”那官员又分辩说:“我虽没有功劳,但也没有什么罪过呀!”阎王说:“你一辈子处处力求保全自己。像某狱某狱,你为了避免嫌疑,而不敢仗义执言,为民伸冤,这不是有负于百姓吗?又如某事某事,你害怕烦劳繁重,便不肯去办理,这不是有负于国家吗?在三年一次的考绩中,试问你的政绩在哪里?要知道,身为朝廷官员,无功便是过啊!”那官员当即现出羞愧的面容,显得局促不安。刚才那傲慢的气势顿时大减。阎王见他这副表情,笑着说:“这也难怪你这么高傲。平心而论,你还算得上是位三四等的好官。甭担心,下辈子还会有官给你做!”随即命手下鬼卒将他送去转世托生。从这两个故事看来,可知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哪怕是很微小暧昧之情,鬼神都能窥见得很清楚。即使是正人君子,稍起一念私心,也不免要受谴责。就像《诗经》上说的:“鬼神随时都在你身边。”这话的确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