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忘记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了凡四训》第16讲
来源:《臻经典》微信公众号 | 作者:张源 | 发布时间: 2024-05-22 | 102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十六讲

到这儿,云谷禅师问他,说你信不信,命运是自己制造自己掌握的?袁黄先生说我相信了,拜而受教。就到这儿,他的念头才转变了,真的给了他一个信心了。

因为他原来认为命运是宿命的,完全宿命的,努力也没用。其实不是努力也没用,而是他努力的地儿不对。他以前努力的地儿吧,有点像今天你们去努力的地儿。今天去找一个项目,天天去谈不同的项目,谈不同的发财机会,或者找不同的人... ...实际上就相当于你拿着一个空的卡片去插不同的ATM机,你到哪儿也取不出来,对吧?但是你没有想过你的银行卡里没有钱。你认为这ATM机人家能从这儿取出钱来,你到时候取不出来,你就认为这个风口已经过去了,然后你就插下一个,你插哪儿那风口都能过去,对不对?然后人家一插,风口又来了。你就纳闷了,为什么同样干饭馆,他的厨师也是我原来招的,房租也是,装修也没变,口味也没变,你当老板马上就赔钱,然后你一转手,第二天人家就挣钱。你能赶上这风口吗?你不想想你自己没阴德!你看到的是什么呀?看到的是老是换ATM机。

袁黄先生以前他就那样,他认为那么读书就能改变命运。我告诉你读书改变不了命运。改变不了!修行能改变命运!读书改变不了。修行攒够了阴德,狗也能当皇上。那明朝有多少蠢笨的皇帝啊。你们读过明史没有?对不对?李自成还有那个当王爷的那福王,住在洛阳那个福王,长的近400多斤,那样的,李自成打到河南的时候,给他放到锅里煮,那笨成什么样了,但就是福报大。人家就能当几十年的王。那怎么办?你当官,你说你读书能读成那样吗?读书是为了明理,明理是为了修行,这且有个过程呢!古人讲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这个就错了,积阴德是头一个。

命和运是什么呀?已经是阴德积累的结果了。所以实际上读书是排在积阴德的后边。它讲那积阴德是比较肤浅的。前面命和运,还有风水,实际上是阴德的一个结果的表现。那我怎么命好,他的命不好,他不知道命能改,对吧?所以如果是按照修行的套路读,就得反过来读。读书明理,积阴德,明白了吧?然后你的风水就会变好。修行的人,阴德好的人,他自己呆的那个地儿风水自己就会变好。然后你会发现你的运就顺了,什么都顺,然后你会发现命就特别好,他是一点点倒过来积累的。所以人家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不是修行的顺序,是结果表现出来的顺序。如果修行的话正好颠倒过来,第一要读书明理,读书不是为了求功名,你知道吧?第二要干什么?明理以后要修行积阴德,积了阴德以后就像古代那些在丛林里头开山的祖师们,你像地藏王菩萨金乔觉在安徽九华山,那原来是个鸟不拉屎的一块狼虫虎豹出没的地方,六祖慧能大师在韶关的南华那个地方也是荒山野岭,到最后他们修行人多了,那地方就变成灵山宝刹了,对不对?那最后有人说:哎呀,天下名山僧占多。这就是嫉妒了,其实原来那不是一个名山,那是个没人要的地儿,对不对?他们在那修行,这就把风水改变了,这就是明理积阴德风水。然后你会发现你的运也好了,命也好了,就这么个道理,所以它要颠倒过来看。

一般人就不懂这个,他不知道这是你造出来的,上来就:这个人命真好,这个人运真好!是不是?凡夫是不是这么看?哎,他怎么生在富二代家里头,他怎么生下来就抱着金娃娃出生了,你看他怎么走狗屎运,怎么投什么挣什么钱。他就不知道他后边是什么原因,才会这样。到这儿,就明白了命自我立的道理。

但我们在读命自我立的时候,你们要知道,这里边说的“我”,只是讲的每一颗心的这个角度,这一分,这里边没有一个我们凡夫的标准意义上的自我概念存在,是一个笼统概念。它不是一个真正的标准意义上的自我概念,因为标准意义上自我概念是没有办法成立的,是不存在的,只是为了做什么呢?它可以有别他性,但没有恒常性。它是具备别他性,但不具备恒常性的这么一个所谓的自我的一个说法。 

【原文】

先姚安公,性严峻,门无杂宾。一日,与一褴缕人对语,呼余兄弟与为礼。曰:“此宋曼珠曾孙,不相闻久矣,今乃见之。明季兵乱,汝曾祖年十一,流离戈马间,赖宋曼珠得存也。”乃为委曲谋生计。

因戒余兄弟曰:“义所当报,不必谈因果。然因果实亦不爽。昔某公受人再生恩,富贵后,视其子孙零替,漠如陌路。后病困,方服药,恍惚见其人手授二札,皆未封。视之,则当年乞救书也。覆杯于地曰:‘吾死晚矣!’是夕卒。”

【译文】

先父姚安公(纪容舒)性情严峻,平时很少与闲杂人等交往。然而有一天,却有一位衣衫褴缕的人坐在堂上,先父恭敬地陪着他吃茶说话。一会儿,先父又把我们兄弟几人唤上堂来,与此人见礼,并对我们说:“这位先生就是宋曼珠先生的四世孙。我们纪、宋两家失去联系已经很久了,今天才见了面。想当年,正遇上明朝末年的战乱,那时候,你们的曾祖父(纪润生)年仅十一岁。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里,多亏曼珠先生将他收留教养,才得生存下来。”于是,先父便留下这位宋曼珠的后裔在家中,并多方为他谋求生计。

此后,先父还经常以此事为例教诫我们兄弟说:“别人对我们有恩有义,我们理当尽心尽意去报答,且不必去谈论因果如何,而事实上因果丝毫不会差错。过去曾有个人受过别人的救命之恩。后来这人富贵了,眼看着恩人的后代衰败零落,却冷漠得如同素不相识的过路人。不久这位富贵人得了一场大病,他刚要举杯服药,恍惚间见有人递给他手里两封信,信封且不曾封口,他抽出信函一看,竟是当年他危难时亲笔写给恩人的求救信。他又是惊恐、又是悔恨,当下把药杯掷之于地,长叹一声说:‘我死得太晚了!’当天夜里,他就断气了。”